中國經濟轉型動能蓄勢待發 居民資金入股助攻
中國股市氣勢如虹,上證指數創10年新高,A股總市值更突破人民幣100兆元,表現十分亮眼。法人表示,近期美中關稅戰休兵至11月10日,以及美國放寬對中晶片管制,同時醞釀川習會氛圍,帶動市場買氣回籠。展望後市,在9月美國聯準會可能降息契機下,中國人行亦有較大降息降準空間,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活水進場,助力後市表現。
台中銀投信研究團隊表示,這波陸股牛市走的是結構性慢牛、經濟轉型牛,走勢較溫但可望走得更長遠。主要幾個關鍵條件正在悄悄改變:1、新興科技轉為主軸: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可能將經濟預期上修空間打開;2、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下降:目前中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在1.8%以下徘迴,這意味著股票投資的機會成本下降;3、資本市場改革:退市新規、內幕交易監管、財務造假處罰等基礎改革,以及鼓勵分紅和回購等機制,正大幅提高了陸股的可投資性。
從資金面的觀察,也印證了陸股走強的核心動能未歇。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7月份流入陸股資金增至27億美元,資金動能正逐步增溫,若9月聯準會果真降息,則資金可望進一步流入新興市場;此外,據興業證券研究指出,中國居民存款與股票總市值比值通常落於1.1至2.0區間,通常比值來到1.1附近低點則股市行情可能至高點尾聲,目前比值1.7仍在歷史高位,後市行情仍有推升潛力。
法人指出,近10年來,美國主要股市包括標普、那斯達克漲幅都有200%~330%以上,台股也有140%左右的漲幅,陸股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反而只有10%左右的輕微漲幅,相較國際股市基期仍低。以中長期配置角度,加上中國正在逐漸改變的整體架構,此時正適合進場布局,掌握陸股中長期投資趨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