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前執行長:籲每周工時須80至90小時
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前執行長呼籲每周工時須80至90小時,印度方能達成2047年30兆美元經濟體之目標
依據印媒The Economic Times報導,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前執行長Mr. Amitabh Kant在印度著名財經媒體Business Standard所舉辦之「Manthan summit」中表示,印度必須更加勤奮投入工作,才能實現在2047年成為30兆美元經濟體之遠大目標。在當前關於工時的討論中,他指出日本、南韓和中國等國家透過強烈的工作意願實現經濟成功,並建議印度應採取類似心態,以塑造世界級經濟體。
K前執行長進一步表示,印度目前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約4兆美元,若要達成2047年為30兆美元目標,渠建議每周應工作80至90個小時。當被問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時,渠表示努力工作與個人健康並不衝突,並分享個人經驗,認為每天留一個半小時給自己,仍有足夠的時間兼顧工作與生活,他也呼籲時下年輕人不應將「不努力工作」視為時尚。此前印度大型企業Larsen & Toubro (L&T)董事長 SN Subrahmanyan 呼籲實行每週 90 小時工作制,質疑在家的價值,該言論引發大眾強烈反應。
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印度國家經濟備忘錄」(India Country Economic Memorandum)表示,印度應加速土地及勞動市場等一系列經濟體制改革,以利達到未來每年7.8%之經濟成長率,如此方能於2047年達成30兆美元經濟體之目標。印度2000至2024年間平均經濟成長率為6.3%,因目前平均所得約2,500美元,若要在2047年達到高收入2萬美元,依此速度要實現該目標是不可能的。
報告指出,鑑於外部環境不利,為了實現此一目標,印度須擴大和深化改革,其中的關鍵領域是提高生產力,印度目前4分之3人口仍依賴農業、傳統市場服務業和建築業,且印度經濟的貿易開放程度較低,阻礙生產力發展。報告強調私部門投資之重要性,並搭配土地改革和勞動市場改革,不僅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還需要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該報告建議鼓勵私營部門投資於農產品加工、旅館業和交通運輸業等就業機會豐富行業。(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