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陸消費未恢復疫前水準,小幅下修今年GDP預測
MoneyDJ新聞 2021-06-02 09:42:34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新浪財經引用一財網報導,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本週一(5月31日)在「2021年下半年中國宏觀展望」圓桌論壇表示,根據摩根大通最新預判,今(2021)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測值為9%,較年初下調0.3-0.4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對中國今年消費復甦持有信心,但短期而言,中國消費復甦的強度和時間點仍取決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就業、居民收入和消費意願的改善或修復情況;而與美國相比,中國消費市場仍相對疲軟,截至目前,在中國的主要經濟指標中,居民消費是唯一沒有恢復到正常水準的宏觀變數。
朱海斌指出,作為經濟率先復甦的國家,今年中國GDP增速相對於世界的增速優勢會收斂,從預測數據看,中美GDP增速之差將從2020年的5.8個百分點收斂至2021年的2-3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在中國宏觀政策回歸常態化的同時,各大經濟體的發展也將回歸常態化,在此趨勢下,中國宏觀政策應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截至目前,在中國的主要經濟指標中,居民消費是唯一沒有恢復到正常水準的宏觀變數。朱海斌指出,這既有暫時性因素,也有長期因素;在暫時性因素方面,新冠疫情爆發後,居民出於預防性儲蓄考慮,會增加儲蓄率,進而對消費產生一定的排擠效應;從長期因素來看,中國居民消費復甦疲軟還與財政政策對家庭部門的支持力道不足有關。
對比美國,目前美國整體經濟復甦的力度不及中國,但是在居民消費上,卻早已恢復到疫情前水準,這是因為美國的財政刺激政策包含了大規模的對家庭部門的直接紓困和救助政策,因此美國消費復甦的彈性優於中國,此一領先優勢可能將在下半年繼續保持。就數值本身而言,朱海斌認為,由於疫後消費復甦非齊頭並進,而是從升級類消費品消費復甦逐漸轉向零售品消費、線下服務型消費復甦,此一時間錯位,意味著難以在數值上形成合力。
展望下半年中國經濟形勢,朱海斌認為,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讓市場對歐美等國家實施超寬鬆政策的外溢性擔憂加劇,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會考慮透過人民幣升值來降低進口物價水準;從全年來看,大宗商品價格後續不具備持續上漲的基礎,而人行政策利率也可能維持不變。從中期來看,通膨有從生產端向下游消費終端傳導的趨勢,但由於核心CPI仍處於接近0的水準,預計中國今年全年CPI將維持在平均1.5%左右的水準,距離官方給出3%的目標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