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引述調查報告指出,泰國及馬來西亞刻正崛起,成為跨國企業設立亞太總部的首選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0月17日報導,由「大華銀行」(UOB)主辦「通往東協門戶會議」(Gateway to ASEAN Conference)中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儘管新加坡與香港長期以來為跨國企業設立亞太總部的首選,但如今企業在選擇區域總部所在地時,更趨向於綜合考慮靠近產地、成本效益,以及營運靈活性等因素。因此,泰國及馬來西亞刻正崛起,成為新的首選。
二、 上述報告調查對象為來自31個主要市場中的2,600名企業高階主管,並參考彭博社發布的「2025年外商直接投資展望」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在考慮投資泰國的企業中,有20%將泰國視為潛在的亞太總部所在地;馬來西亞則占18%,超越新加坡(12%)及香港(11%)。報告其他重要內容綜整如下:
(一) 新加坡在吸引外資規模方面仍位居亞太地區首位,顯示企業對新加坡監管穩定性、金融成熟度,以及戰略位置的高度信任;
(二) 由於關稅及貿易摩擦引發擔憂,企業悲觀情緒回落至新冠疫情時期水平,全球約75%的高階主管計劃在未來3至5年內重新配置供應鏈;
(三) 投資東協的企業中,45%計劃在星國建立供應鏈,超過亞太及全球平均水平。
三、 大華銀行副主席兼總裁黃一宗指出,東協為全球主要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目的地之一,2024年吸引投資額超過2,250億美元(約2,916億星幣),預計至2030年將增至3,700億美元。過去5年,該銀行積極支持亞太區域新的外資項目,協助的企業累計承諾投資額超過500億星幣(387億美元),預計將在各市場創造近3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自2024年以來,該銀行已協助企業在馬來西亞「柔星經濟特區」投資33億星幣(26億美元)。
四、 黃總裁表示,隨著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供應鏈重組將帶來新商機,全球投資刻正流向東協,以尋求生產與市場機會;地緣政治緊張與關稅壁壘,反而推動東協加速整合進程。其中,中國企業亦加大對東協的投資,以實現生產、採購與市場布局的多元化,兩者在電動汽車等領域優勢互補,但在紡織、石化及鋼鐵等領域,中國企業具規模及成本的優勢。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將加劇,東協企業因此需巧妙合作、互補長處,才能在多元市場中共同成長,取得成功。
五、 樂天購物(Lotte Shopping)為大華銀行的合作夥伴之一。樂天集團刻正積極布局東協市場,目前在印尼經營49家門店,在越南經營19家門店。該集團本年在星國職總平價超市內推出「樂天瑪特便利店」(Lotte Mart Express),並宣布將在新加坡設立國際總部。
六、 樂天購物首席國際業務官金東鉉(Donghyun Kim)指出,該公司進入星國市場時,所面臨的主要挑戰為「如何加速將韓國食品引入星國市場」,該公司採取之作法,係與星國銀行、供應商及零售商等夥伴緊密合作,以更好地服務當地消費者。例如,樂天在新加坡推出的「樂天瑪特便利店」即為此種合作網絡的成果,開業後吸引眾多顧客,該集團將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擴大在新加坡的布局。(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