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能源轉型進展不一,太陽能達標、風能落後
德國能源轉型挑戰多:北德風能領先、南德太陽能稱霸
德國能源轉型進展不一,太陽能擴建達標,惟風能落後於既定目標。根據德國聯邦政府規劃,2025年應新增9.2吉瓦的風能裝置,但截至上半年僅完成2.6吉瓦,僅占28%。相較之下,太陽能新增10.9吉瓦,已達成年度目標之61%。長期規劃顯示,至2030年風能與太陽能分別須達成145吉瓦與215吉瓦,2045年更應分別達成230吉瓦及400吉瓦。
以地域分布而言,北德地區為風能核心,下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裝置容量最高,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邦(Schleswig-Holstein)則以單位面積裝置量居首。全德國近40%風能容量集中於北部,顯示其地理優勢與政策環境;反觀南德,因法規限制風機與住宅距離,擴建進度緩慢。太陽能則以日照充足之巴伐利亞邦(Bayern)與巴登─符騰堡邦(Baden-Württemberg)領先。
另一方面,能源轉型的成敗亦與儲能設施相關。風能與太陽能受天候制約,須藉電池儲能來穩定供應。研究估算2030年德國需104吉瓦小時儲能,而2023年底僅具備12吉瓦小時。雖差距仍大,但儲能容量已快速成長,並有大型專案建設中。專家認為,若儲能與電網能同步推進,德國仍有望實現2030年再生能源占電力八成之目標。(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