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12 05:09:47 陳怡潔 發佈
金管會昨(11)日公布本國銀行最新壓力測試結果,今年的壓力測試將美國關稅政策納入情境,國內38家銀行全數通過。金管會銀行局進一步指出,在嚴重情境下,有3家銀行未達標,但在研提相關資本改善計畫後則均符合標準,而未達標的3家銀行,有1家已完成增資,另2家則預計發債來改善資本體質。
金管會表示,鑒於全球經濟金融情勢仍有美國關稅政策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為瞭解本國銀行在不利情境下之風險承擔能力,金管會要求38家本國銀行辦理「114年度監理壓力測試」,以去年底之資本適足性相關資料,在一致之壓力測試情境下,計算其資本適足比率及槓桿比率之變動情形。
金管會指出,本次測試情境包括輕微情境與嚴重情境。測試因子包括我國及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下滑、國內失業率上升與房價下跌,導致信用風險預期損失增加之情境,以及債券、股票、外匯和商品市場價格波動加劇導致之市場風險損失情境,並考量存放款利差縮減和手續費收入減少等對盈餘之影響;另在嚴重情境下對國內外經濟成長率及違約率、房價及股市下跌幅度等因子,適度提高壓力測試之加壓水準,以檢視銀行在美國關稅及金融市場不確定風險等不利情境下之承受能力。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表示,今年的壓力測式已經把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納入情境中,且本次測試加重了對國內不動產擔保品下跌的模擬測試,並首度將中國大陸違約風險納入測試。本次壓力測試中,在輕微情境下,所有銀行均可達標,但在嚴重情境下,有3家銀行未能達標,不過,在提出資本改善計畫後則均可符合相關標準。而這3家銀行,有1家已完成增資,另2家則擬發債來改善資本體質。
金管會指出,本次壓力測試結果,38家本國銀行在輕微情境下,平均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分別為10.68%、11.85%、13.74%及6.05%,嚴重情境下則分別為9.41%、10.58%、12.35%及5.44%,均高於法定最低標準(法定標準為四項比率應達7%、8.5%、10.5%及3%),顯示本國銀行在全球整體經濟景氣及金融環境發生變動時,仍具穩健之風險承擔能力及資本適足性。
金管會總結,本次測試顯示在壓力情境下,可能損失之增加將對銀行獲利產生一定程度之壓力,惟仍在銀行之可承受範圍。目前本國銀行整體備抵呆帳提列情形仍維持在較高水準及資本適足性仍屬穩健,金管會將持續注意銀行整體暴險之風險控管,並督促銀行持續提升資產品質及健全財務結構,以因應環境之變化,充實損失準備及承擔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