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貿易歧見升溫,澳洲堅持維護國內法規
澳美貿易歧見升溫,澳洲堅持維護國內法規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本年3月1日發布的《年度貿易壁壘報告》(US Foreign Trade Barriers report)將澳洲列為重點關注對象,批評其製藥法規、生物安全法以及要求科技巨頭為新聞內容付費的新聞媒體議價法,並暗示這些議題可能成為美方報復性關稅對象。
該報告點名澳洲對美國牛肉、豬肉、家禽、蘋果與梨等農產品設下嚴格的生物安全進口限制,阻礙美方市場准入。澳洲政府長期以來基於保護本土生態環境,設有嚴格的生物安全標準,以防範外來病蟲害入侵,確保本土野生動植物安全。儘管報告承認澳洲出於防範細菌性火疫病(fire blight)等風險而禁止美國蘋果與梨進口,但對此仍表達質疑。
此外,美國製藥產業長期不滿澳洲藥品定價與補助制度,認為限制美國藥廠利益。報告也重申對Morrison政府時期制定的《新聞媒體談判準則》(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持反對態度,該法要求社群媒體平台支付新聞內容使用費,美方認為此舉對美國科技企業造成不公平負擔。
面對施壓,澳洲總理Albanese明確表態,這三大議題涉及國家利益與民眾權益,政府在其任內絕不讓步,強調政府願意與美方進行理性協商,但不會為換取關稅豁免而犧牲國內法規。
本年4月初(前)反對黨領袖Peter Dutton也與政府站在同一立場,認為應堅守本國法律與經濟利益,拒絕外國施壓。
儘管澳洲政府持續與美國交涉,盼為部分產業爭取關稅豁免,並主張澳洲自美進口額高於出口額,不應成為報復目標,但此論點先前未能阻止美方對鋼與鋁產品加徵關稅。政府內部也普遍認知,即便協商結果不盡理想,澳洲亦不會在關鍵法律政策上作出讓步。(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