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30 10:33:13 黃文章 發佈
路透社10月30日引述消息來源報導,就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前夕,中國國有企業中糧集團(COFCO)購買了約18萬噸、12月至1月裝運的美國黃豆,這是中國自今年美國黃豆收成以來的首次採購。中國佔全球黃豆進口量超過60%,目前已幾乎完成了從巴西和阿根廷到11月的裝運預訂,預計在12月和1月、巴西收成季節到來前的採購將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這次中糧的採購規模有限,市場並不預期中國會大幅恢復自美採購,因為中國已經提前從巴西與阿根廷進口了大量黃豆,滿足了短期壓榨需求。南美黃豆不僅數量充裕,且因蛋白質含量較高而更受中國壓榨企業青睞。這反映出中國在貿易戰背景下的供應多元化戰略已經取得成效:即便短期出於政治考量象徵性地購買美豆,但中長期進口依存度已重新分布。
美國能源部10月29日公佈,截至10月24日當週,乙醇日均產量較前週的111.2萬桶減少1.9%至109.1萬桶,較去年同期增加0.8%,估計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使用量為1.146億英斗。美國能源部預估,2025年美國乙醇日均產量將為105萬桶。美國農業部9月報告預估,9月起的2025/26年度,美國乙醇玉米使用量將較上年度的54.35億英斗增加至56億英斗,佔國內玉米消費量的42.8%比重。
截至10月24日當週,美國乙醇日均出口量較前週的13萬桶增加至17.5萬桶,創下9個月來的新高。作為需求的指標,美國當週乙醇摻混日均淨投入量較前週持平為91.1萬桶;過去四週,美國乙醇摻混日均淨投入量90.7萬桶,較去年同期增加0.9%。
美國當週汽油日均需求較前週的845.4萬桶增加至892.4萬桶,去年同期為915.9萬桶;過去4週,美國汽油日均需求868.8萬桶,去年同期為906.8萬桶。過去4週,乙醇摻混量除以汽油需求的乙醇摻混率為10.4%。美國主要銷售的是E10乙醇汽油,添加10%的乙醇,而玉米是生產乙醇的主要原料。
美國當週乙醇庫存量較前週增加50萬桶至2,240萬桶。其中,東岸地區的庫存量較前週持平為640萬桶,中西部地區的乙醇庫存量較前週持平為880萬桶,墨西哥灣區的乙醇庫存較前週增加20萬桶至410萬桶,落磯山脈地區的庫存較前週持平為40萬桶,西岸地區的庫存較前週增加30萬桶至270萬桶。
全美玉米種植者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克莉絲塔·斯旺森(Krista Swanson)表示,需要政策變革來提升乙醇生產的上限,並為農民創造額外的需求,稱玉米用於乙醇的比例自2010年以來基本停滯不前。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在未來十年內,用於乙醇的玉米消耗量將維持在目前的56億英斗左右,佔總玉米使用量的比例也將接近現狀。
斯旺森表示,允許全年使用E-15(即含有15%乙醇的汽油)或更高比例的混合燃料,可能是創造玉米額外需求的最直接途徑之一。她表示:「即使混合比例提高1%,我們也可能看到額外4.86億英斗的玉米被用於乙醇生產。以當前的汽油使用量來看,若全面實施,將相當於24億英斗的玉米需求。」
美國的乙醇產業發展在2000年代中期曾迎來黃金期,當時受益於《可再生燃料標準法》以及政府推動的能源多元化政策,乙醇被視為替代化石燃料、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徑。然而,自2010年以來,乙醇混合比例基本維持在E10(10%乙醇)水平。對玉米種植者而言,乙醇需求的增長曾是支撐玉米價格與收入的重要支柱,如今停滯的需求導致價格波動加劇、庫存壓力上升。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