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陸物價形勢仍偏弱,為政策加力預留空間
MoneyDJ新聞 2025-10-15 16:10:10 新聞中心 發佈 據經濟通通訊社報導,受食品和能源價格下降及翹尾因素影響,中國今(15)日公布9月CPI年減0.3%,連兩月下跌;PPI年減2.3%,為近七個月最小跌幅,主因去年同期基期走低及「反內卷」帶動相關行業價格降幅收斂。當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年漲幅則為19個月來首次回到1%。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在弱需求形勢下,價格修復整體偏慢,物價穩中偏弱為第四季貨幣、財政政策持續加力促消費、有力對沖外部波動提供了充分空間。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表示,中國9月CPI年降幅略有收斂,主因食品價格繼續下滑,這部分是基期效應影響。非食品價格年增0.7%,為連續第四個月上漲,但相較上月下降了0.1%。若非食品價格回升能夠持續,將有助於中國擺脫通縮壓力,但相較上月下降表明目前此一趨勢仍不確定。由於食品價格具有週期性,當此一拖累消退後,CPI有望回到正成長區間,可能於年底前、但更可能是在明年。
而考量到第三季經濟動能放緩,9月通縮延續意味著貨幣政策寬鬆仍有可能。人行10月料保持觀望,預留政策空間,以在中美談判進展不順之時支撐市場;11月仍是值得關注的潛在寬鬆窗口。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認為,整體上,當前中國物價水準「穩中偏弱」,為第四季貨幣、財政政策持續加力促消費、有力對沖外部波動提供了充分空間。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中國內需持續疲軟,通縮壓力持續,核心CPI年漲幅達到1%,是積極訊號;但貿易衝突重燃,經濟增長前景仍有高度不確定性,不利於需求復甦,當前斷言通縮壓力減弱仍為時尚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