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20 12:36:48 鄭盈芷 發佈
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爭取AI資料中心龐大商機,ODM大廠紛紛宣布赴美投資、設廠,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伺服器機殼大廠勤誠(8210)與滑軌大廠川湖(2059)也將直接設立美國廠,成為美國製造供應鏈的一環。
勤誠預計於德州設廠,希望今年底敲定廠址、明年動工,投資金額在12億元以內,最快2026年底~2027年初加入量產行列,量產後約可貢獻月產能8~10萬台,初步規劃的規模與嘉義廠相當。
勤誠在先前法說會上回應投資人詢問時表示,美國廠不只是為了川普關稅政策,美國本來就是公司最大銷售市場,也是科技巨擘所在地,而勤誠的策略是:「客戶在哪裡,勤誠就在哪裡」,所以美國廠不只是製造在地化,也要做到營運在地化、供應鏈在地化、研發在地化,希望打造另一個營運總部,未來勤誠會是雙營運總部概念。
勤誠所在的機殼產業競爭相當激烈,而勤誠除了擁有規模優勢,也打造了獨特的客製化服務模式與標準品產品線,近年因應AI資料中心架構,伺服器開發思維由機箱轉至機櫃,勤誠客製化機櫃業務也成為公司未來成長的另一支柱,而勤誠馬來西亞廠預計2026年上半年試產,馬來西亞廠將會生產機箱與機櫃兩大產品。
川湖美國德州廠則預計2026年年中量產,資本支出約2600萬美元,川湖在先前法說會上也指出,重要客戶都在美國,因此當決定海外設廠時,公司便規劃直接赴美設廠,而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廠商赴美投資,形成完整的在地供應鏈。
對於投資人詢問美國設廠成本、材料採購、折舊等,川湖則認為,以公司競爭力而言,去美國當地製造沒有問題;而川湖二廠也於近日舉行動土典禮,含員工宿舍投資金額約新台幣10億元,預計2027年年中量產,估算隨著美國廠、川湖二廠陸續加入,將增加70%產能。
一般來說,考量成本、人力等問題,美國通常不會是零組件廠分散供應鏈的首選,不過近幾年AI伺服器、算力中心快速擴充,有越來越多美國大廠期望能在開發階段就與重要零組件廠直接合作,也為勤誠、川湖等一線零組件大廠開啟新的商業機會,並且進一步深化與客戶合作。
(圖片來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