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盟統計顯示,2011年7月以來,歐中貿易額已連續3個月超過歐美貿易。按照目前發展趨勢,2011年,中國大陸很有可能首次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擴散影響,2011年中歐經貿合作遭遇較大困難,但仍實現平穩增長。尤其自7月以來,中國大陸連續數月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月度最大貿易夥伴,為歐債危機背景下的國際經貿合作增添亮點。
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2011年1月至11月,中國大陸與歐盟雙邊貿易額達5,171.1億美元,比同期增長19.2%,占全國外貿總額的15.6%。其中,中國大陸出口3,250.1億美元、進口1,921億美元,比同期分別增長15.1%和26.8%,分別占全國外貿出口和進口總額的18.9%和12.1%;中國大陸順差1,329.1億美元,比同期微升1.6%。2011年前11個月,中歐貿易規模超過2010年全年水平,再創歷史新高。歐盟繼續保持中國大陸第一大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地位,並超越日本成為中國大陸最大進口來源地。
據歐盟統計,2011年1月至9月,歐盟對中國大陸出口達996億歐元、自中國大陸進口2,176億歐元,比同期分別增長21%和6%。中國大陸已成為歐盟出口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對中國大陸出口占歐盟對外出口總額的8.8%,比2010年同期增加0.4個百分點。中國大陸仍為歐盟最大的域外進口來源,並超越瑞士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歐盟第二大域外出口市場。
根據歐盟資料,從7月以來,歐中貿易額已連續3個月超過歐美貿易。按照目前發展趨勢,2011年中國大陸很有可能首次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
總結資料後發現,2011年前11個月,中歐貿易合作的特點異常明顯。2011年前11個月,中歐貿易合作主要特點表現在三方面:
首先,中國大陸對歐出口增幅波動較大。據中國大陸海關的統計,在主要發達市場中,中國大陸對歐盟出口增幅僅略超對美國出口增幅0.3個百分點,但比對日本出口增幅低8個百分點。從月度走勢看,自8月以來,中國大陸對歐出口增速進入下降通道,呈逐月遞減趨勢。其中,11月中國大陸對歐盟出口比同期增速降至5%。
其次,中國大陸對歐出口增速低於進口增速。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自年初以來,中國大陸自歐盟進口增速一直高於對歐盟出口增速。前11個月,中國大陸從歐盟進口比同期增長26.8%,高出全國整體水平0.4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比同期增長15.1%,低於全國整體水平6個百分點。中國大陸對歐貿易順差不斷擴大的形勢得到緩解。
雙方產業內貿易合作穩固發展。據歐盟統計,2011年1月至9月,在歐中貿易10大類商品中,產業內貿易商品為6大類,貿易額占雙邊貿易總額的61.2%。6大類商品分別是食品及活動物,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動植物油、脂及蠟,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機械及運輸設備和未分類的商品和交易。除未分類的商品和交易外,歐中其他類別產業內貿易較2010年同期增幅均達兩位數。
歐盟對中國大陸投資與上年基本持平。受主權債務危機影響,歐盟企業對外投資步伐明顯減緩。據中國大陸商務部統計,2011年前11個月,歐盟27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實際投入金額59.8億美元,比同期增長0.29%,占全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5.8%。同期,美國實際對中國大陸投資比同期下降23.1%。與之相比,歐盟對中國大陸投資保持了穩定。(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