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8-07 19:28:32 記者 王彤勻 報導
聯電(2303)今(7日)召開線上法說,而在今年Q1正式納入和艦的貢獻後,聯電於中國大陸的佈局也備受外界關注。對此,聯電執行長顏博文指出,和艦目前狀況很不錯,且稼動率也「相當滿」,而有了和艦這塊佈局,聯電也可以充分利用和艦的地緣優勢和銷售管道,來擴充在中國大陸的晶圓事業。他指出,中國大陸的行動通訊市場需求非常強勁,尤其在相關的基頻晶片,以及驅動IC、touch controller這些晶片都看到很不錯的成長,他仍看好聯電長期於中國大陸訂單的成長潛力。
顏博文表示,中國目前佔聯電營收比重雖還不到10%,但和艦的稼動率目前相當滿,並以0.15微米(因台灣政府規定)為最先進的製程。而聯電併購和艦後,也有看到於中國大陸的市場效益慢慢展現。
尤其,他表示,中國大陸近期行動通訊產品雖見到一些庫存調整,但仍有很多40/55奈米製程的需求,聯電也可望從中進一步受惠。
而聯電除了持續拉高40奈米的營收比重,Q2 40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已經提高到20%外,顏博文指出,特殊製程也是聯電重點耕耘的項目。目前包括CMOS Sensor、embedded flash、電源管理IC、touch controller等等晶片的相關高壓製程等,都是聯電耕耘的重點,而目前這些客製化的特殊製程,於聯電的營收佔比也已達到30%,他相信未來比重還會持續提高。
顏博文也強調,聯電一方面會持續切入中國大陸的特殊製程市場,拉高在當地的市佔,一方面也已於新加坡的12吋廠設立了一個特殊製程的研發中心,希望未來聯電的特殊製程在中國大陸和亞洲地區,可望獲得更多斬獲。
在擴產計劃方面,聯電曾於6月底發布重大訊息指出,董事會決議擬以不超過美金3億元額度(近台幣90億元),在亞洲取得晶圓廠的股權、產能或機器設備,後來又陸續傳出將購置8吋廠、甚至西進廈門透過參股的方式設立12吋廠等說法。對此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見附圖)補充,現在聯電8吋廠的稼動率已經達到8成左右,當中尤其有特定的高壓驅動IC相關製程相當滿,也因此董事會才會做出這樣的決議,也就是必須要購置產能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另外,聯電於日前宣布加入IBM 10奈米FinFET CMOS技術聯盟,未來是否還會有其他策略聯盟的產生?對此,劉啟東說明,雖目前沒有具體計劃,但聯電的確於股東會中通過私募案,即希望開放不超過10%的股份,希望透過私募的方式找到策略性的投資人,且這不只是純粹的財務上投資人,而是在技術能力和銷售,都能夠提供聯電正面意義的策略合作夥伴。他坦言,合作對象雖不易找,但聯電仍會持開放態度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