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14 11:37:11 賴宏昌 發佈
華爾街日報週一(10月13日)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最近發現,科技業員工生產力近年來確實有所改善、部分可歸功於人工智慧(AI)。根據高盛的研究,過去5年來科技及相關領域(例如:科學研究)的生產力提升比疫情前更為明顯、AI對此做出一定貢獻。
美國普查局日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1成的企業表示已在某種程度上使用AI、高於一年前的6%以及ChatGPT剛發布時的5%。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家Joshua Gans指出,企業和員工都需要時間去學習如何善用新科技。
根據英國央行(BOE)發布的預備演講稿,BOE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10月6日指出,無論是透過機器人技術、量子運算生物技術/醫療技術或是其他許多相關領域的應用,不難想像AI將成為下一個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
根據Indeed 9月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技能轉型指數,非常可能被GenAI完全取代的人類工作技能從一年前的零項跳升至19項。
彭博社10月7日報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 小摩)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小摩每年斥資20億美元開發AI技術,現在每年藉由AI省下的成本大約也是20億美元。
根據最新公布的第四版Evident AI指數,小摩蟬聯第一名。這項指數是依據人才、創新、領導力和透明度這四種能力進行評比,涵蓋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的50家大型銀行。
彭博社10月2日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大摩)全球科技與營運主管Mike Pizzi受訪時表示,大摩內部的每一個業務部門每年都得在預算流程中被迫放棄一些專案,但如果可以提高支出生產力、就能交付更多的產品。
英國金融時報8月報導,根據大摩分析師的預測,從現在到2029年這段期間,全球數據中心支出將逼近3兆美元、當中僅有1.4兆美元是來自科技巨擘的資本支出。
英國金融時報10月1日報導,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智庫經濟學家共同進行的研究顯示,ChatGPT的大規模普及尚未對美國就業市場造成顛覆性衝擊。
KPMG日前公布的執行長(CEO)展望調查顯示,67%的受訪CEO預期1-3年內即可看到AI投資回報(ROI)。作為對照,一年前63%的受訪CEO預期3-5年內才會看到AI投資開花結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