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出口禁令蔓延,加劇食品價格上漲壓力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全球許多國家陸續頒布糧食出口禁令,經濟學家表示,此一趨勢有可能加劇供應短缺和全球食品價格上漲趨勢。全球一些國家頒布新的限制和禁令,涉及小麥、玉米和食用油,以及大豆、扁豆和糖等產品。黎巴嫩甚至禁止冰淇淋及啤酒出口。
近年來,美中之間的貿易糾紛,以及各國在新冠疫情期間為保障醫療設備和疫苗供應而採取的行動,已經影響全球貿易流動,一系列出口限制象徵原本不受約束的全球貿易再一次遇到挫折。對於政府,限制糧食出口可以撫慰民眾對價格上漲憤怒情緒,並增加國內供應,特別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干擾全球糧食市場、導致許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之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均為穀物和植物油主要出口國。
經濟學家表示,根據經驗,限制糧食出口勢必會進一步推高全球食品價格,在供應減少情況下,進口商將盡可能搶先採購。雖然價格上漲可能給政府帶來短暫好處,但此種好處往往不大,也不會持久,由於政府限制某種穀物出口後,農戶就會限制產量,或者改種其他能夠在國內外吸引更好價格的農作物。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一項指數,4月份全球食品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0%。其中,肉類價格上漲17%,小麥和玉米等穀物價格上漲34%,植物油價格上漲46%。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不同於關稅和其他進口限制,各國在世界貿易組織協議下做出的承諾並不涉及食品出口限制。多數國家都表示,這些出口限制措施是暫時性,平均僅持續幾個月或於今年年底結束。印尼即將解除對棕櫚油出口禁令,同時,阿根廷、摩爾多瓦和匈牙利等其他國家已經解除在今年初對一些產品實施的出口限制。馬來西亞政府將從6月1日起暫停每月360萬隻雞出口,以因應國內供應緊張和價格高漲。印度在5月初禁止小麥出口後,將對6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的糖出口量設定上限。
根據華府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22年總共有26個國家對食品或化肥實施某種形式出口限制,限制措施包括直接禁止出口、課徵關稅和特別許可制度等,比2020年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還高,且幾乎所有的新限制措施都是在俄羅斯於本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生效。目前,仍有23個國家仍在實施限制措施。美國、日本、英國和澳洲等國家也採取食品出口限制,惟僅針對俄羅斯,係對該國全面制裁的一部分。
全球許多國家均在對抗高通貨膨脹率。經濟學家表示,目前面臨的重大風險是,出口限制不斷增加,給全球價格帶來更大上漲壓力。(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