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07 16:26:15 新聞中心 發佈
比利時製造業衰退與產業轉型
根據比利時聯邦規劃局(BFP)研究,近30年該國製造業之產值與就業均顯著下滑。然此衰退趨勢伴隨著結構性轉型,尤以製藥業之崛起,為經濟帶來正面契機。
製造業長期衰退
數據顯示,比利時製造業占GDP比例自1995年之20%降至2023年之12%;就業占比則由17.5%降至9.9%;職缺數亦從1980年86萬個減少至2023年51萬個。此去工業化趨勢於多數已開發國家普遍存在,然比利時之速度較德國與荷蘭等鄰國更為迅速,主因係高昂勞動成本與對化石燃料之依賴,削弱其國際競爭力,致使國家經濟整合全球貿易之主力,已由商品出口轉為服務出口。
結構轉型與製藥業興起
在製造業整體衰退趨勢中,亦見正面轉型,主要係製藥業之崛起,得以抵銷部分衝擊。此外,比利時製造業已形成數個關鍵產業聚落(如IMEC領導之半導體研發),有助於經濟韌性及綠色與數位雙重轉型,BFP視其為強化製造業、提升國家戰略自主之絕佳契機。
產業政策支持之限制
面對全球競爭,民間呼籲政府應採取積極產業政策,以扶植關鍵產業,然比利時政府之操作空間有限。歐盟雖已於2025年6月放寬國家援助(State Aid)規定,允許會員國政府在特定條件下更大規模補貼本國產業,然比利時國家預算匱乏,難以提供直接金援。
經濟學家建議,替代方案係推動服務業等領域之結構性改革,此舉無需額外預算,即可透過提升效率,間接強化工業競爭力。(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