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14 10:38:24 新聞中心 發佈
針對立法院正在審議的《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正案,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昨(13)日發出嚴正聲明,強烈呼籲三黨立委,應先與環保團體及光電業者充分溝通,勿倉促立法,導致能源轉型成政治祭品。
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包含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太陽光電委員會、中華民國太陽光電暨儲能品質安全協會、中華民國商業總會能源產業推動委員會。
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指出,此修正案將使低度開發的太陽光電面臨比火力電廠、核電廠及石化工業更難以克服的審查障礙,將對台灣能源轉型、半導體產業鏈、及國土破碎、人民健康,甚至35萬從業人員、200萬人生計造成毀滅性衝擊。
太陽光電是全球迎向淨零目標的先鋒,是世界公認對環境最友善的綠色能源。但修正案卻將光電視為必須嚴管重罰的污染源,以極低的面積門檻和連地號納管等條款,實質上為其設立了比高污染產業更難以跨越的實務障礙。
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指出,歐洲普遍視光電為環境友善的快速部署項目,無需進行環評;日本僅針對山坡地開發且面積超過40公頃的極少數大型電站,才須進入較為嚴謹的環評程序。即使是法規嚴謹的亞洲國家,也對光電採區塊化、選擇性的管理。台灣(擬議修法)以極低的面積門檻和連地號納管等條款,將低度開發的光電,加諸比火力電廠、核電廠更高的審查障礙。嚴重違反國際潮流,成為阻礙綠能發展的全球孤例。
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提到,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半導體產業更是護國神山。國際科技大廠對全球客戶作出了RE100(百分百再生能源)的承諾。然而,當AI、機器人等先進製程對用電量急遽攀升,台灣會因為推動環評,而導致審查延宕、光電開發停滯,綠電恐將瞬間斷鏈,使半導體業者不僅是買到更昂貴的綠電,甚至無綠電可買,無法對國際客戶履約。後果不僅是商譽受損,更是加速台灣科技產業的外移,外商不敢投資,更會削弱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上的競爭力。
此外,光電產業背後是35萬名從業人員的血汗與專業貢獻。一旦《環評法》修正案通過,審查時程將從已遠超國際的6-7 年,被無限期拉長;產業將面臨開發成本暴增,失敗率提高,外資逃離、本土資金全面撤出;大量案場卡關,無以為繼,甚至整個光電產業鏈全面崩潰。
屆時,35萬從業人員將面臨大規模失業,地方經濟的希望將徹底熄滅,外資投資資金逃走,社會將面臨動盪不安的雙重危機。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懇請委員們,正視這衝擊。
為了台灣能源自主、經濟命脈,以及35萬個家庭200萬人的生活穩定,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期望能暫緩修法、充分溝通,並採納國際經驗,以環境永續與能源轉型並行的雙軌管理制度,對光電等低污染綠能給予合理、迅速的審查程序。
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強調,台灣的能源政策不該淪爲個人政治利益的零和遊戲,請給綠電一條活路,給台灣的未來一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