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7-09 13:41:02 記者 張以忠 報導
針對AI人才培育,廣達(2382)技術長張嘉淵(圖左一)表示,AI技術的影響力不僅限於科技領域,廣達期望透過「AI電資大聯盟」合作,打造一座能「打世界大賽」的研發平台,與更多先進業者共組完整生態系;和碩(4938)副董事長程建中認為,台灣雖然地理範圍不大,但在全球產業鏈的影響力巨大,未來如何進一步「做深」產業能力,將是下一階段關鍵。緯創(3231)營運架構長暨技術長沈慶堯指出,若能透過AI大聯盟的整合與推動,將有機會讓台灣在AI領域「打國際盃」。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發起的「AI電資大聯盟」,今日與華碩(2357)、廣達、緯創、和碩、台達電子(2308)與天鈺科技(4961),發起打造具規模與深度的創新人才發展機制。
張嘉淵表示,早在2000年,廣達就與MIT合作深耕相關技術研究,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集團也與臺大電機資訊學院展開合作,這些合作逐步拓展至醫學院及其他院系。
張嘉淵指出,AI技術的影響力不僅限於科技領域,更延伸至人文、藝術、醫療與生物等多面向,廣達期望透過此次合作,打造一座能「打世界大賽」的研發平台,與更多先進業者共組完整生態系。
沈慶堯指出,從半導體到伺服器,台灣在算力硬體製造上的全球地位無庸置疑,但若從AI應用的世界排名來看,台灣的能見度仍有限。因此透過AI大聯盟的整合與推動,讓台灣所生產的強大算力,結合學術界力量,讓台灣自研的AI應用成果登上全球舞台、「打國際盃」,成為AI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程建中則表示,台灣企業在國際電子供應鏈中已居關鍵地位,然而企業經營常因市場壓力呈短期導向與短線思維,這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無可厚非。然而,在AI這種百年一遇的技術革新浪潮下,若能超越短期考量,轉向長遠佈局,將能為國家產業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台灣雖然地理範圍不大,但在全球產業鏈的影響力巨大,未來如何進一步「做深」產業能力,將是下一階段關鍵。
(圖:現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