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18 09:05:04 黃文章 發佈
路透社報導,根據BBVA Research發布的一份報告,阿根廷的採礦出口在2033年前可能增加五倍、突破250億美元,主要由鋰與銅所帶動。報告指出,目前採礦業佔阿根廷GDP不到1%,佔出口不到6%,但該國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關鍵礦物項目組合之一。
報告表示,鋰將領導成長。阿根廷與玻利維亞、智利同屬「鋰三角」,到2033年可能供應全球高達20%的鋰。2024年,鋰出口超越白銀,佔採礦出口約14%。阿根廷自2018年以來未生產銅,但擁有估計投資額達350億美元的銅礦項目。若這些項目得以實現,銅出口至2033年可能每年超過110億美元,推動採礦出口整體成長。
阿根廷政府近年推出的RIGI(投資激勵制度)框架,被視為吸引大型礦業投資的重要政策工具。這項政策強調稅收、外匯與長期合約方面的穩定性,能降低跨國公司在阿根廷投資時面臨的政策風險。RIGI的推出,顯示政府意識到礦業在未來數十年的重要性,並希望透過制度化保障來建立外資信心。
根據阿根廷礦業協會(CAEM)的資料,該國2025年的礦業出口預計將達到50億美元,較2024年成長14%,這種成長速度是在礦業尚未完全放量前的初期表現,反映出進入上升周期的明顯跡象。隨著鋰礦新增產能陸續投產,以及銅礦在後期逐步加入,阿根廷的出口結構將從傳統的農業主導(如黃豆、小麥、玉米)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礦業發展雖有巨大潛力,但也伴隨挑戰。首先是環境問題,例如鋰開採涉及水資源消耗,而在阿根廷北部乾旱地區,水資源本身就是敏感議題。其次,社會層面的反對聲音亦不容忽視,部分地區社群對大型採礦項目的環境影響及利益分配有疑慮。再者,阿根廷的物流、基礎建設及外匯管制政策,也可能影響企業的投資意願。
阿根廷不僅擁有全球最重要的鋰資源分布地之一,也有潛力重新成為南美重要的銅生產國,這些因素共同構成阿根廷在未來十年重塑出口結構的基礎。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需求仍然強勁,電池廠與汽車製造商尋求與原料來源建立更穩定的供應鏈,而阿根廷在地理與資源上的優勢讓其成為不可忽視的節點。
總結來說,阿根廷的鋰與銅礦業發展代表著其進入全球能源轉型鏈的重要契機。如果政策穩定、投資順利落地,到2033年礦業出口突破250億美元並非不可能,而這將是阿根廷結構轉型的重要一步,使其有機會擺脫過去數十年經濟反覆震盪的局面,並重新定位為全球關鍵礦物的主要供應國之一。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