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義大利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強化歐洲單一市場、積極推動的自由貿易協定、吸引外資,採用數據分析
義大利工業總會(Confindustria)副理事長Barbara Cimmino日前出席機械產業協會( Federmacchine)大會,說明義大利工總對於將義大利製造的潛在價值轉化為實際成長之策略建議,尤其為發揮機械等資本財相關產業之出口潛力;Ingenium報告顯示義大利機械業出口成長潛力達80億歐元。
首先為強化歐洲單一市場。Cimmino副理事長指出,前進全球市場前須先鞏固內部基礎,亦即歐洲單一市場。目前最大的挑戰為歐盟內部市場尚未完全統一及成員國法規不一問題。強化單一市場不僅推動貨物流通更加順暢,更須推動執行公平的規則,以及強化市場監管,以避免不符合歐洲標準的商品進入。
其次為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在全球充滿不確定性及非關稅壁壘的環境中,自由貿易協定為推動出口的關鍵助力。目前歐盟已完成44項自由貿易協定,涵蓋76個國家;歐盟與加拿大、南韓及日本洽簽的自貿協定已帶動義大利出口增加約70億歐元。預期數月內可完成與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自貿協定談判,Cimmino副理事長強調此為一絕佳機遇,因南方共同市場有7.5億消費人口,具備與義大利相似的文化與消費偏好。該協議將簡化公共採購程序、認可地理標示,並為關鍵原物料供應開闢優先通道,為義大利製造業及機械出口提供戰略籌碼。此外,歐盟與印度及印尼之自貿協定談判,有助於機械及資本財貨物出口以及打開東協市場,亦為不容錯失的機會。
提升競爭力不僅仰賴出口,同時也依賴吸引投資與專業知識。義大利工總的外國投資人諮詢委員會(ABIE)致力於與各方合作,推動簡化行政程序、鼓勵研發及吸引專業人才。Cimmino副理事長指出義大利南部經濟特區(SEZ)為一極具成效的運營工具,尤其大幅簡化生產設施的設立流程,為義大利企業與國際投資人創造合作機會。此外,義大利擔任烏克蘭重建商業諮詢委員會(BAC)主席,亦有助於義大利企業優先參與此一影響未來數十年東歐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的重建計畫。
Cimmino副理事長最後表示,為把握機會,必須改變海外商務考察方式,建議採用具針對性及戰略性模式;其中關鍵為數據分析。義大利工總與Federmacchine合作開發的數位平台「Expand」,可協助義大利企業識別具備成長空間及出口潛力的市場,義大利工總規劃近期出訪的印度、越南及墨西哥考察行程,即是透過該平台之數據分析,展示貿易潛力數據,進而優化企業洽談的成效。(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