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13 12:49:29 賴宏昌 發佈
華爾街日報週日(10月12日)報導,2025年10月3-9日一項針對64位經濟學家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今年第四季美國實質GDP(國內生產總值)可望年增1.7%、遠高於7月調查時的平均預測值(1.0%),2026年預估值維持在1.9%。報導指出,經濟學家目前預期關稅將導致美國第四季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年增率增加0.5個百分點、低於4月調查時預估的1個百分點。
經濟學家預估,美國雇主本季平均每個月將創造1.5萬份工作、遠低於7月調查的逾5萬份,未來4個季度平均每個月將新增4.9萬份、低於7月調查的7.4萬份,未來一年失業率預估為4.5%左右、略高於8月的4.3%,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機率為33%、與7月調查相同。
MarketWatch 10月10日報導,根據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經濟學家Anton Cheremukhin發布的一份報告,2025年中美國經濟每月僅需新增3萬份工作就能讓失業率維持不變、遠低於2023年的大約25萬份,主因為移民流動出現戲劇性逆轉以及勞動參與率的週期性轉變。
Cheremukhin指出,這意味著2023年當時可能看似過於偏低的新增就業人數、現在象徵著穩定且平衡的勞動市場。
英國金融時報10月1日報導,哈佛大學經濟學家Jason Furman日前在X平台撰文指出,資訊處理設備與軟體投資金額僅佔美國GDP的4%、但卻貢獻了今年上半年92%的GDP成長;排除資訊處理設備與軟體投資不計,美國上半年實質GDP年化成長率僅達0.1%。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9月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利率決策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勞動市場現況主要受移民影響、而非關稅。
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 8月撰文指出,今年以來外國出生就業人數呈現下滑、整體勞動力停滯不前,這使得失業率無法準確預測經濟是否衰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