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7年泰國冷藏、冷凍及加工雞肉產業展望
受出口走強影響,2024年前9個月肉雞產業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1%。儘管農場交貨價格年減9.1%,但與前十年的平均價格相比仍處於高位,這鼓勵雞農擴大養殖規模。然而,由於國內豬肉價格下跌(因非洲豬瘟(ASF)疫情的緩解,同比下滑16.9%)與牛肉價格下跌(同比下滑10.0%),導致雞肉需求減少,因此國內銷售額同比萎縮2.4%。儘管如此,出口仍年增5.4%,原因是:(i)泰國主要出口市場的需求增強;(ii)擴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南非與菲律賓等新市場;(iii)巴西爆發禽流感,導致對中國的出口中斷,為泰國出口商對中國未被滿足的需求創造條件;(iv)歐洲與韓國的電力及勞動成本上升,迫使許多生產商退出這些國家的市場,從而將生雞肉與加工雞肉的需求轉移到泰國;(v)泰國生產商的價格競爭力不斷提高。加工雞肉(泰國主要出口產品)的出口因此較2023年同期成長13.7%。
在2024年前9個月有利本產業發展的環境將繼續支撐第4季的增長,因此預計整體出口將成長6.0-7.0%。儘管國內消費預計將萎縮1.0%-2.0%,但這仍將使產量增加1.0-2.0%。
2025-2027年展望
隨著生產商回應日益增長的需求,雞肉產品產量預期每年增加2.0-3.0%,達到約330-350萬公噸/年。國內銷售額將以年均1.5-2.5%的速度成長,此得益於:(i)商業與旅遊前景看好,從而將增加餐廳的營業額;(ii)由於消費能力仍疲軟,消費者傾向購買價格實惠的低脂、高蛋白食品;(iii)動物飼料成本下滑及養雞業產量提高,將導致價格下跌。預計出口年增長率將達到4.0-5.0%,主要原因是:(i)泰國與鄰國及中東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改善將擴大銷售管道;(ii)隨著經濟逐漸復甦,目標市場的消費者持續選擇價格實惠的低脂蛋白質以滿足健康趨勢。
生產商將面臨以下風險:(i)出口市場與競爭國家的禽流感問題可能得到緩解,因為疫苗的研發與蒸發式空氣冷卻系統(evaporative air cooling system)的使用正削弱從泰國進口的需求,並使各國恢復從泰國的競爭對手採購;(ii)隨著非洲豬瘟問題解決及東協-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AANZFTA)的實施,對替代肉類的需求轉向,導致豬肉及牛肉價格均下跌;(iii)非關稅貿易障礙的增加,特別是涉及動物福利、環境與治理議題(即ESG議程)的障礙。(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