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6-07 15:04:09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中國政府正式宣佈能效補貼政策結束,原本穩定緩步復甦的TFT-LCD液晶面板產業景氣,瞬間像被開了一槍。因為中國電視品牌廠商近來對於備庫存態度轉趨觀望,面板採購買氣驟然減少。加上業界傳聞中國繼去年調高面板進口關稅後、今明年可能持續調高關稅,讓沒在中國設廠生產的台灣面板廠備感壓力。更甚者,中國還有更多8.5代線新產能預計將於2014-2015年陸續開出,全球TFT-LCD液晶面板供過於求問題似永無寧日。面板產業景氣復甦之路,看來暗流湧動。
然而,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其實還有許多因素尚未考量進去。首先是中國面板關稅議題,對外界來說也許很新鮮,但對面板業者來說,早就列入盤算之中。隨著中國電視品牌業者擴大採購中國本地電視面板、造成台廠在中國電視面板市占率快速下滑,面板廠商的危機意識早已升高,並且開始調整客戶結構、產品組合,甚至生產策略、營運方向。
例如台廠近來積極加強與日系、歐美客戶合作,推廣新興市場,快速減少傳統標準品的生產(像是32吋面板),轉向量產4K2K超高解析度或其他前端技術產品,並且以更多生產線投入觸控面板(尤其NB等大尺寸)、高階中小尺寸面板計畫。
再者,全球TFT-LCD液晶面板產業供過於求的問題已經多年不曾解決,眼看中國京東方第2條8代線即將於2014年第一季開出、華星光電第2條8代線將於2015年投產,單就產能面積來看,全球TFT-LCD液晶面板供給過剩的狀況持續下去,也不令人意外。
若就台灣、中國、韓國、日本各地面板廠的競爭力來看,排除中國政府打算祭出第二波關稅調漲來保護中國本土液晶面板產業因素,回歸到產能規模及產品策略來看,有一派說法認為,台廠面臨著艱困的挑戰。因為接下來中國、韓國廠商可能分別將於2013年下半年大舉切出48吋、49吋電視面板,迎戰台廠的50吋面板,這或許會是一場8代線經濟切割大戰。
據估計,中國8代新產能陸續開出後,陸廠8代線面板總產能(母玻璃月投片量)就會比台廠大上許多(京東方兩條8代線合計月投片量估達19萬片,華星光電1條8代線月投片量13萬片),韓廠合計8條8代線產能更可觀(上看80萬片/月),而台廠因近年來厲行緊縮政策,群創(3481)目前8代線月投片量僅約6萬片,友達(2409)僅約9萬片。
從上述觀點來看,不僅台系面板廠似乎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甚至整個液晶面板市場都可能因為中韓拼戰、中國新產能加入戰局,而再度陷入景氣修正跌價循環。
分析各國面板產業的發展,日本面板產業沒落,主要係因為日本企業長期以來、生產成本都降不下來。韓國面板廠因為資金雄厚,因此長期投注資源很多,有本錢等待8年、10年後的新世代技術應用(例如OLED)。中國面板廠現在因有政策支持,正在拼產能、拼規模。台廠缺乏官方奧援、錢不夠多,目前係利用既有產業設備加以改裝、投入4K2K等新技術產品,某種層面來看,其實台廠的優勢正在顯現。
過去TFT-LCD液晶面板產業「規模越大、賠越多」的局面,在下一波供給過剩修正循環中會不會再度出現?沒人能斷言。對面板廠來說,能否透過一些努力、讓公司營運走出產業景氣循環、或至少不再隨著產業景氣循環大起大落,可能是一些面板廠在歷經大風大浪之後,正在思考的方向。
成敗論英雄。對企業經營來說,事業規模、產能規模,不論拚到多大,某種程度都不如獲利表現來得重要。TFT-LCD液晶面板產業發展至此,接下來面板廠商拼的到底是投片面積的產能規模?還是營運彈性策略差異?或許要從面板廠商的具體業績表現,才有定論了。畢竟,有盈餘的企業,才有力氣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