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15 13:49:17 新聞中心 發佈
以色列半導體生態系現況
近日以色列創投公司 Earth & Beyond Ventures 和 Deloitte 旗下新創部門 Deloitte Catalyst 共同發表一份以色列半導體產業研究調查報告,呈現當前以色列半導體生態系發展情形。根據該報告,截至目前以色列約有 200 家半導體相關企業,勞動僱用人數超過 45,000 人,且有超過 70 家半導體新創公司被收購,總收購金額達 440 億美元。最知名的收購案例包括:Mellanox 被 NVIDIA 收購;Mobileye 及 Habana Labs 被 Intel 收購;Annapurna Labs 被 Amazon 收購等。
該報告更進一步檢視以色列70家活躍的半導體新創公司,其中包括26家成長階段 (growth-stage) 公司和44家早期階段 (early-stage) 公司,涵蓋了晶片技術領域的各面向:
1)運算處理(22 家公司,募資總額 18 億美元):包括為人工智慧模型和新型運算法(例如光子運算(Optical Computing)和神經形態運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量身定制的晶片。
2)感測(17 家公司,募資總額 20 億美元):將現實世界的訊號轉換為數據資料。
3)通訊(10 家公司,募資總額近 10 億美元):實現系統間的資料傳輸。
4)記憶體(5 家公司,募資總額 3.5 億美元):在運算過程中儲存或檢索數據資料,以供短/長期使用。
5)功率半導體(4 家公司,募資總額 0.9 億美元):調節、轉換或管理電能,確保系統穩定且有效率運作。
6)半導體基礎設施(12 家公司,募資總額 2.2 億美元):推動整個半導體製造供應鏈的創新。
不過該報告也指出,半導體產業正經歷數十年來最動盪的時期之一。對大型人工智慧模型的需求推動 NVIDIA 市值突破4兆美元。於此同時,新冠疫情期間的晶片短缺以及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使美國及其盟友視晶片不僅僅是商業議題,更是國家安全議題。儘管自1970年代IBM和英特爾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以來,該國已成為全球半導體生態系樞紐之一,但以色列的地位並非沒有弱點。對成熟專業人才的競爭、出口限制以及對東亞晶片製造的持續依賴,都可能限制以國半導體產業的成長。
儘管如此,該報告仍抱持樂觀看法,尤其隨著人工智慧發展需求激增,過去刻意迴避屬於資本密集型的晶片產業的創投家,正越來越多地投入支持本地半導體早期新創公司。
Deloitte Catalyst 合夥人兼負責人 Amit Harel 將半導體視為國家實力的展現:「開發矽智財的能力,以及不斷提升先進晶片的開發與製造能力,構成了未來國家間競爭優勢的基礎。以色列已將自己定位為這場競賽中的重要參與者,我們不能鬆懈。」
Earth & Beyond Ventures 合夥人 Zack Fagan 則強調以色列半導體產業的專業知能充分應和全球需要:「以色列在晶片設計、先進材料和光子學等核心深科技面向的優勢,為下世代半導體產業奠定關鍵技術基礎……我們有理由對以色列半導體初創企業的未來感到樂觀。」(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