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鍵礦物貿易衝突,英國及歐洲高科技、國防業恐受衝擊
美中關鍵礦物貿易衝突影響英國及歐洲的高科技及國防產業
依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於4月開始限制稀土出口,以報復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導致西方汽車與晶片製造延誤。最新一輪限制更要求外企在出口含有微量中國稀土的磁體時須獲批,並禁止向外國分享磁體製造技術,此舉被視為中國對美國施壓的戰略手段,但也對歐洲及英國企業造成嚴重衝擊。
稀土是晶片、電動車、雷達系統、F-35戰機與無人機等核心技術的關鍵材料,中國掌握全球約 90% 稀土供應鏈與磁體製造,歐洲汽車製造商(如德國VDA)警告,將導致成本上升與零件延誤。
對英國而言,國防及能源科技領域風險升高,英國國防承包商如 BAE Systems 雖暫未受直接影響,但業界普遍已開始建立庫存與尋找非中國來源,其他公司如 Northrop Grumman 和 ePropelled 已增加採購或與美國本土稀土開發商合作,以減輕供應衝擊。
歐洲防務產業協會(ASD)強調,突顯出歐洲必須強化關鍵礦物供應鏈韌性、加速「mine-to-magnet」的在地化策略,美國Noveon Magnetics磁鐵製造商與澳洲Lynas稀土公司合作並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美國境內打造可擴展之供應鏈,業界則預期中美終將談判放寬限制,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呼籲歐盟應與中國協商,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Baskaran指出,新限制措施很可能是談判策略,其延至12月1日才生效的安排,顯示中方為談判預留約2.5個月緩衝期。(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