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電子支付服務商競爭激烈,紛紛升級技術及延伸服務,從「收錢工具」轉向「經營助手」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0月16日報導引述線上統計公司Statista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無現金支付普及率高達97%,為東南亞區域最高的國家。此外,根據全球移動支付公司Boku與英國市場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全球電子商務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對星國支付方式的接受度持續領先,預估至2028年,星國支付方式在亞太區域電子商務所占比率將從64%上升至69%,顯示各市場對定製化支付策略的需求。
二、電子支付對消費者而言越來越方便,掃碼、輕觸等非接觸式支付皆已成為日常,但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攤販而言,卻面臨後端對賬的焦慮。過去一個收錢箱、一臺計算器搞定的賬,如今需要登入多個平臺的後臺系統,包括銀行卡、電子錢包、銀行轉賬等逐一核對,不同支付方式的結算週期、手續費、交易異常等皆不同,「多頭對賬」在工作高峰期尤其耗時,亦給對賬、報告及現金流管理帶來巨大挑戰。
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與「新加坡銀行公會」(ABS)本年6月宣布聯合成立「新加坡支付網絡公司」(SPaN),統一管理包括KPay、NETS、FOMO Pay、FAST、PayNow、SGQR在內的8個全國支付系統,預計2026年底投入運作。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各家支付商刻正加強升級技術、延伸服務,從「收錢工具」轉向「經營助手」。例如:
(一)來自香港的KPay近期推出Terminal Pro,能同時支持20多種星國與海外電子錢包及信用卡支付,並可自動生成日、週、月交易報告,減少商戶的對賬麻煩。該公司計劃推出KConnect平臺,將支付與「銷售點情報系統」(POS)、會計、會員系統相互連結,形成生態整合。此外,KPay亦設有24/7的多語客服與商戶支持團隊。目前該公司在星國已服務逾1萬家商戶,預期至2026年將倍增至2萬家,預估兩年後星國市場將為該公司貢獻約15%的營收。該公司目標為協助四成客戶採用結合收款、匯款與增值模塊的多功能整合方案,並將新加坡視為向東南亞市場複製模式的「示範場」;
(二)NETS則主打企業級的差異化體驗,推出集結下單、收款與銷售追蹤的整體式POS機,以及無終端收款的SoftPOS。該集團憑藉遍布星國約15萬個支付據點,為商戶提供數據驅動的商業洞察,商戶則盼該公司能在業務決策及營運優化上提供更深入的支持;
(三)星國數位支付機構FOMO Pay則認為,小型商戶對成本及支付服務商的隱形費用尤為敏感,需要更高的成本透明度,且支付不僅應跟上消費者的偏好,亦應協助中小企業提升業務韌性。因此,該公司將服務延伸至更前沿的技術場景,並致力於提高一站式支付的成本效益,提供更快的結賬方案及簡化對賬流程,以提高現金流的能見度。該公司本年7月在星國聖淘沙推出首個掌紋支付,且該系統接受穩定幣支付。(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