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8-26 11:53:55 鄭盈芷 發佈
人形機器人熱潮方興未艾,本次自動化展參展踴躍,展出的亮點則集中在AI、機器人與半導體,而機器人仍是最為吸睛的部分,從機器人手部、關節模組、四肢傳動,到馬達、控制器以及整機,機器人供應鏈正逐步完善,不過談到產業應用,廠商大多還是看好專用型、協作型機器人先行,而人形機器人則還有待打磨。
自動化關鍵零組件廠上銀(2049)、大銀微系統(4576)、全球傳動(4540)、直得(1597)、氣立(4555),以及控制器大廠新代(7750)、機器人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椿(6215)都參加本次自動化展;上銀董事長卓文恒觀察,本次展覽重點在於AI機器人、智慧化設備,以及各種更省力、有效率的軟硬體整合,相較於去年,感覺本次展覽投入AI領域廠商越來越多。
和椿今年則特別展出人形機器人,也吸引不少目光,不過談到產業應用,和椿董事長程天縱雖看好人形機器人將改變未來工作型態與模式,不過從現階段廠商布局來看,大多還是先切入專用型機器人,主要係因專用型機器人在固定任務情境下較易使用,反觀人形機器人技術與應用則還需要一段時間成熟。
實際觀展,廠商雖然都已端出人形機器人概念產品,不過大多都還需進一步完善,像是靈巧手要真正打造出五根手指頭、而且每一根手指頭都可靈巧的獨立運作,又互相配合,實際上還有瓶頸要克服。
另外,人形機器人強調與人互動、獨立判斷與作業,不過實際上運作容易受外部環境干擾,像是現場若人聲鼎沸,可能會干擾指令判別,而自動化展有廠商在demo人形機器人時,也特別提醒拍照勿用閃光燈,光線變化也可能影響機器人感測與運作,現階段來看,人形機器人要走入家庭還不夠成熟,工廠或是小區域的可控環境仍是較可行的。
儘管人形機器人目前還不夠成熟,不過看重AI趨勢,沒有企業敢輕忽未來人形機器人的成長潛力;上銀今年機器人相關營收占比估達10%,未來還會持續成長,全球傳動、氣立也都將機器人視為未來研發重點項目,新代則目標未來5年機器人營收5倍成長。
(圖片來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