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1-12-07 18:59:54 記者 鄧寧 報導
硬碟機大廠WD(Western Digital)今(7)日宣布,將在台灣設立WD海外首座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僅針對SSD(固態硬碟)進行開發,預計於明(2012)年Q1開張,並向國內招募50位SSD研發人才,招募期估計長達12~18個月。WD固態儲存部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Michael J. Hajeck今日也特地來台,說明WD落腳台灣、設立SSD研發中心的理由。
Michael Hajeck曾經創設Silicon Systems與Silicon Tech兩家公司,在固態儲存、可攜式媒體設備及硬碟市場擁有超過20年豐富經驗。他指出,WD是在3年前併購Silicon Systems後,才真正開始進入SSD產業,而過去SSD所貢獻的營業額相當小,直到2010年、2011年才出現明顯增長,整體SSD市場營收在2011年突破了20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將接近170億美元規模,其成長能力不可小覷。
Michael Hajeck表示,目前非硬碟部門(含SSD、可攜式媒體設備等)佔WD總營收約逾3分之1,而WD希望藉由設立海外SSD研發中心,提升非硬碟部門的營收比重。考量台灣擁有上下游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既然未來WD需要設計自己的控制器,故決定落腳竹科;而待WD與日立環球儲存(Hitachi GST)的併購案完成,WD也會在日本設立下一個研發中心。
Michael Hajeck強調,WD會直接切入企業級SSD市場,目前並無生產消費性電子產品用的SSD計畫。基於資料密集型應用日益普及,包括資料分析、事務型資料庫、地理資訊應用、虛擬環境、雲端運算等,企業需要儲存的資料量呈爆炸性增長,未來10年內數位儲存資料量估將暴增44倍,於此情況下,WD警覺不能只滿足於硬碟機領域。
而企業級SSD在2010年所貢獻給WD的營收雖還小於10億美元,但WD預期到2015年時,便會大幅增加至80億美元規模,正因看到此龐大的市場機會,故而決定另外成立海外研發中心。
但相較於硬碟機,目前SSD的單位成本依然過高,Michael Hajeck指出,在SSD的單位成本有效降低前,消費性電子產品仍以使用硬碟最符合消費者需求,雖然超輕薄筆電製造商已開始使用SSD,但WD認為這不會是大宗需求,故現階段並無生產消費性SSD的計畫。
另外,Michael Hajeck也表示,WD在泰國的兩間硬碟組裝工廠,已有一座於11/31開始重新運轉,但因硬碟零組件供應鏈尚未完全恢復,後續仍有待努力,對硬碟產業而言,本季度與下季度的硬碟供應仍將維持供給小於需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