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盤勢】:
輝達股價與市值創新高,投資人對AI信心增加,激勵週四台股開高,盤中指數再創本波反彈新高。然成交量並未同步增加,尾盤漲幅收斂,盤面類股輪動,BBU、軟板及磊晶等族群表現亮眼。權值股方面:台積電上漲0.47%、鴻海上漲0.62%、聯發科下跌0.39%、廣達下跌1.02%、台達電下跌0.83%。盤面熱門強勢股,嘉聯益、興能高、新盛力,新漢、漢磊、宇隆、致茂、杭特等25檔漲停;鈞興-KY、嘉晶、元翎,喬山、五福、意藍、聯策、台郡、大銀微系統等漲幅在5%以上。盤面弱勢股,動力-KY、美而快、福懋油、德宏、全福生技、神盾、弘塑、富驊、億泰等跌幅在5%以上。終場加權指數上漲61.73點,以22492.34點作收,成交量為3880.67億元。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同步上漲,電子上漲0.07%、傳產上漲0.93%、金融上漲0.48%。在次族群部份,以數位雲端、電子通路、橡膠表現較佳,分別上漲3.83%、2.47%、2.02%。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89.8億元。其中外資買超338.52億元,投信賣超38.83億元,自營商賣超109.89億元。外資買超前五大為華邦電、南亞、聯電、台積電、陽明;賣超前五大為凱基金、元大金、第一金、寶成、國泰金。投信買超前五大為凱基金、文曄、第一金、元大金、國泰金;賣超前五大為聯電、南亞、陽明、至上、台灣大。資券變化方面,融資增5.29億元,融資餘額為2247.19億元,融券減0.97萬張,融券餘額為22.5萬張。外資台指期部位,空單增加2868口,淨空單部位48788口。借券賣出金額為172.29億元。類股成交比重:電子78.27%、傳產15.06%、金融6.68%。
【今日盤勢分析】:
美國勞工部周四(26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續領失業金人數升至2021年11月以來最高水準,延續過去一個半月的急劇增長趨勢,顯示更多人長期失業,續領失業金人數攀升與其他調查和數據一致,都指向勞動市場放緩。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周四(26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季經濟成長表現不如預期,與此同時個人消費支出意外創下自疫情以來最疲弱表現,顯示美國內需動能明顯減弱。AI 巨頭輝達續刷新高,科技股成為主要推升動能,美股四大指數同步收紅,標普漲0.8%,創新高僅差臨門一腳,台積電ADR上漲0.57%。台股後市分析如下:
第一、新台幣「升值特快車」再度發車,26日再度強升逾2角,最高來到29.122元,再創近三年來新高,今年以來升幅首度超車歐元,登上世界第一強。央行為了減緩台幣匯率升值的速度,已採取新措施,除了把大型企業集團單日拋匯金額砍到1000萬美元外;上周傳央行祭拋匯限時令,限制大型出口商,包括傳統產業跟高科技產業的拋匯,要求這些大廠若要拋匯,必須在上午10點之後才准進場。
第二、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蘋果、高通與聯發科預計將於明年底推出2奈米晶片,而台積電很可能負責代工生產這些晶片,暗示台積電將繼續主導先進晶片市場。該機構表示,市場對先進AI運算能力的需求正在推動更小、更高效的半導體開發,但同時也因為晶圓成本上升與晶片設計日益複雜,導致系統單晶片(SoC)成本節節上漲。
第三、台股技術面,週四加權指數收量縮紅K棒,盤中指數創本波反彈新高,技術指標KD與RSI向上轉折,MACD綠色柱狀體持續縮小,技術指標有利多方,在5日線未跌破前,指數仍持續震盪盤堅挑戰新高。OTC指數收量縮黑K,後續觀察能否放量挑戰前高。
第四、盤面資金聚焦BBU、軟板、磊晶等族群表現較強,包括興能高、新盛力、嘉聯益、漢磊、嘉晶等表現強勢。
【投資策略】:
輝達股價與市值持續創新高,投資人對AI信心增強;中東緊張局勢降溫、台積電順利填息、法人作帳進入倒數階段,多頭信心回溫,盤面類股良性輪動,預估台股震盪盤堅。惟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及關稅豁免時間僅剩2週,外資避險空單持續增加逾4.8萬口,新台幣持續升值再創新高,仍須留意7月之後公告營收及第二季財報的影響;選股方向維持以流動性佳的中大型權值股為主,技術面轉強及有題材的個股為輔,推薦族群聚焦:AI概念股、機器人、科技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生技、重電及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