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9 09:26:41 黃文章 發佈
路透社10月28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分析師上調了明年銅價預測,因一系列礦山中斷引發了市場對供應短缺的憂慮,包括印尼、剛果與智利礦山都傳出問題。銅被廣泛用於電力與建築領域,且常被視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今年迄今已上漲25%。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本月上旬發布的半年報表示,全球精煉銅市場預計將在2026年出現15萬噸的供應短缺,扭轉先前預期的20.9萬噸供應過剩,原因是生產增長放緩。報告指出,印尼、智利和剛果近期一系列礦山中斷事件促使其下調了2025年全球礦山產量增長預測,從4月時預期的2.3%降至1.4%。
根據30位分析師的中位數預測,LME現貨銅價在2026年平均將為每公噸10,500美元,較7月份前次調查的9,796美元預測值上調7.2%。經濟學人智庫(EIU)資深全球經濟學家與商品分析師馬修·雪伍德(Matthew Sherwood)表示:「我們預期銅價將維持近期的漲幅,並延續至2026年以後。最新情況顯示,精煉銅市場的緊張將比我們先前預期的更早開始。」
全球第二大銅礦——位於印尼的格拉斯伯格(Grasberg)礦場,上月因泥流淹沒礦區而暫停運作。這類事件促使分析師的市場共識預測出現轉變——從先前預測的4萬噸盈餘,翻轉為2025年12.4萬噸的缺口。分析師預期2026年的缺口將進一步擴大至15萬噸。
鋁價今年迄今上漲了14%,部分漲勢受到供應憂慮推動,因為全球最大生產國中國的產量已逼近政府設定的每年4,500萬噸上限。路透社調查顯示,LME現貨鋁價預計2026年平均將為每公噸2,679美元,較前次預測上調3%。分析師也將2026年鋁市過剩共識由先前的281,500噸下調至250,000噸。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蘇達克希娜·烏尼克里希南(Sudakshina Unnikrishnan)表示:「在成本與供應方面,多項因素可能在中長期支撐鋁價,需求前景仍然樂觀,尤其是來自再生能源產業的需求。」
分析師預期LME現貨鋅價在2026年平均為每公噸2,838美元,較先前預測上調2.2%。分析師也將2026年全球鋅市場過剩的共識由先前的201,500噸上調至239,000噸。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的娜娜·阿德沃亞·塞雷布(Nana Adwoa Sereboo)表示:「預期隨著如基普希(Kipushi)等新礦逐步增產,礦山供應將改善,這可能對價格形成抑制。」
全球金屬市場正在經歷由「需求主導」轉向「供應瓶頸」驅動的新階段。印尼、智利與剛果的礦山問題突顯地緣風險與環境挑戰正成為供應面的主要變數。另一方面,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與基礎建設投資加速,銅與鋁等金屬的需求曲線被推高。市場預期的上調是建立在長期結構性缺口的基礎上。
此外,價格上升也反映出通膨預期與綠色轉型政策的聯合作用。各國政府為推動減碳與再工業化,不斷增加公共支出,進一步推升了對原材料的需求。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金屬市場正重新被視為對抗通膨與參與能源轉型的雙重配置工具。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