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2 08:16:07 黃文章 發佈
金拓新聞報導,現貨金銀價格週二(10月21日)分別經歷了4年來與5年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各下跌了5.5%與7.5%。不過,今年至今,金價累計仍上漲了56%,銀價也上漲了67%。分析師一致認為這僅是長期漲勢中的短暫修正。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指出,當前市場槓桿部位已極度飽和,演算法基金、風險平價與波動控制策略的槓桿都逼近上限,而宏觀基金亦達持倉極值。這意味著市場的買盤力量暫時枯竭,而獲利了結成為自然選擇。尤其在中國購買活動放緩、央行淨買入下降以及散戶投機熱潮退卻之下,市場缺乏新的推升動能,短期修正幾乎無可避免。
盛寶銀行(Saxo Bank)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Ole Hansen)表示,推動黃金創下連續新高的根本動因依舊存在,包括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以對沖美元與債券風險,西方投資者透過ETF重返貴金屬市場,以及中國家庭在房地產低迷背景下尋找替代資產的需求。這些因素共同構成「結構性多頭」的基礎,意即金價的長期上漲並非投機性,而是反映出對法幣體系信任的侵蝕與通膨保值需求的上升。
ActivTrades資深分析師里卡多·埃文杰利斯塔(Ricardo Evangelista)指出,當前全球局勢動盪、美中貿易摩擦未解、美國政府持續關門、以及本月和12月可能的聯準會降息,都有利於黃金的避險吸引力。利率下降會壓低美債殖利率並削弱美元,使無息資產黃金相對更具吸引力。
景順(Invesco)分析師報告表示,金價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歷史高點,本身就是對全球貨幣與財政體系信心轉弱的體現。報告稱,過去黃金上漲往往與美元走弱或實質利率下降相伴,但這一次的漲勢發生在美元指數與美債長期殖利率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這種「非典型」的金價上行顯示出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投資者不再僅僅因利率或通膨預期而買金,而是出於對制度風險與政策不確定性的防禦需求。
瑞士海關10月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9月,瑞士黃金出口量143.8公噸,創下6個月來新高;較前月增加37%,較去年同期增加74%。9月份,瑞士主要黃金出口市場分別為中國(31公噸)、印度(30公噸)、英國(27.9公噸)與法國(26.5公噸)。
9月份,瑞士對中國的黃金出口量較前月的35公噸減少至31公噸,對香港的黃金進口量則是較前月的0.4公噸增加至2.1公噸。合計對中國與香港的黃金出口量較前月的35.4公噸減少6.4%至33.1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71%。1-9月,瑞士對中國黃金出口量年減59%至164.7公噸。
瑞士對印度的黃金出口量較前月的15公噸倍增至30公噸,較去年同期的5.8公噸大增417%;累計今年1-9月對印度的黃金出口量年減55%至87.3公噸。
9月份,瑞士黃金進口量182.2公噸,前五大進口來源國分別為美國(48.1公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38.7公噸)、智利(21.9公噸)、秘魯(18.4公噸)與泰國(14.3公噸)。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