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示威活動動搖以色列經濟支柱高科技產業界信心
以色列先進科技產業協會 (Israel Advanced Technology Industries, IATI) 公佈一份與Deloitte Israel共同調查關於以色列高科技產業對本國經濟貢獻的報告。
根據該份報告,相對於其他產業僅4%的成長率,以色列高科技業在過去5年間以11%的高速持續成長發展,2017至2021年間以色列經濟成長有將近一半 (45%) 來自高科技產業的貢獻,2021 年高科技產業占GDP的16%,直接經濟效益達2,400億以幣 (約650億美元),估計每年對其他行業的間接效益為700億至1,200億以幣 (190億-326億美元)。
高科技工作者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約12%,貢獻了2021年所得稅的34%以及個人稅收總額的65%,估計對國庫的貢獻總額約500-600億以幣 (136-163億美元),高科技產業員工對國家稅收的貢獻是各產業員工平均值的3倍。
於此同時,另一份由軟體公司Kaltura及創投基金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共同調查發布的報告,針對近期以色列新政府上台後推動司法重大改革引發國內民眾不滿、從而引發一連串示威活動,調查以色列高科技業者對於當前經營環境的態度與看法。
其中有高達90%受調查的高科技業者表示,如果現在重新設立公司的話,會選擇在以色列之外的其他國家,引發企業外移相關熱議。
此外,有超過80%具一定規模(員工100人以上)的公司表示曾內部討論過公司倒置(corporate inversion)的選項,亦即將公司住所移轉至稅賦較低的國家,從而擁有一新的外國母公司,原本的以色列公司變成子公司。如此一來,除了國家稅收將立即受到巨大影響,長期而言還將影響企業活動重心與智慧財產權註冊之所在地,進一步衝擊國內就業。另有63%高科技業者表示曾接到董事會要求或進行管理階層會議評估以幣貶值產生的外匯曝險情形,71%參與調查的基金經理人表示目前將偏好投資未在以色列登記註冊的高科技公司。
儘管以色列高度仰賴其高科技產業顯而易見,此二份調查報告確切反映其依賴程度之深,以及過度依賴的潛在龐大風險。(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