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擬提高藥價,冀化解與製藥大廠之投資爭議
英國釋出善意擬提高藥價,欲化解與製藥大廠之投資爭議
英國與大型製藥企業的藥價爭議持續升溫,禮來(Eli Lilly)執行長 Dave Ricks 直言,英國可能是歐洲藥價最差的國家,批評其藥品定價制度過於嚴苛,將使英國錯失新藥引進與投資機會。
英國製藥產業持續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重啟英國品牌藥品定價、可及性和成長自願計畫(VPAG)的談判。該計劃設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在品牌藥品上的年度支出上限,允許的支出成長率從 2024 年的 2% 提高到 2028 年的 4%,若NHS 在品牌藥品上的支出超過此上限,製藥公司必須向政府支付回扣,即其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從而降低NHS的成本。
然而,由於醫療服務部門在新品牌藥品上的支出成長遠超預期,今年製藥公司對新品牌藥品的回扣率已升至近 23%。禮來、默克、阿斯利康皆已暫停或取消投資,BMS 甚至威脅不在英國銷售新藥,禮來更因藥價低廉導致跨境搶藥潮,被迫將減重藥 Mounjaro 私人市場價格上調至高達170%。
英國科學、創新暨技術部科學副部長Patrick Vallance於9月24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訪問時表示,英國政府希望結束與製藥公司的惡性爭執,支付更高的藥品費用使公司重新回歸,政府正考慮所有方案,以確保患者能夠盡快獲得最好的藥品。
又美國川普政府一直在推動將美國藥品價格降至許多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水準,並以海外低價作為談判籌碼,甚至威脅對進口藥加徵關稅。此舉進一步加劇藥企對歐美市場定價落差的憂慮。英國政府上週已與美國進行建設性會談,並正在尋求一個綜合解決方案,將潛在關稅等問題納入考慮。此外,英國政府啟動一項5000萬英鎊的新基金,以吸引生命科學公司在英國投資,並將支持至少價值1億英鎊的大型資本密集計畫。(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