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2 06:16:41 黃文章 發佈
美股週二漲跌互見,可口可樂與3M財報超出預期,分別大漲4.1%與7.7%,推動道瓊指數再創收盤歷史新高,盤中一度突破47,000點。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大漲14.9%,該公司上調全年指引並超出市場預期,同時也下調了對川普關稅影響的年度預估,稱預期能抵消約35%的衝擊。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10月21日終場上漲0.47%(218.16點)、收46,924.74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00%(0.22點)、收6,735.35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16%(36.88點)、收22,953.6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66%(45.76點)、收6,839.27點。
道瓊指數前5大權重股當中,高盛(權重10.05%)下跌0.57%,開拓重工(權重6.99%)下跌1.23%,微軟(權重6.80%)上漲0.17%,家得寶(權重5.12%)上漲0.52%,聯合健康集團
(權重4.80%)上漲0.24%。
Navellier & Associates創辦人兼首席投資官路易斯·納維利爾(Louis Navellier)表示:「大型跨國公司正在公布好於預期的業績,這基本上意味著第三季財報公佈季開局強勁,且我們將迎來出色的年底行情。」
科技股受到一些打擊,因為川普對下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不確定性發表言論。川普表示:「也許這次會面不會發生。」Alphabet與博通(Broadcom)各下跌約2%,人工智慧熱門股輝達(Nvidia)回落近1%。科技投資者寄望於與中國的關係能更加友好,從而降低關稅稅率,並使半導體產業免於受到波及。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報告表示,美國股市的槓桿指標正攀升至接近歷史巔峰的水平。德銀追蹤的紐交所保證金債務數據顯示,從4月底到9月底的五個月內,投資者槓桿激增32.4%,這一速度僅次於2000年初互聯網泡沫頂峰和2020年8月疫情後刺激期。保證金債務(margin debt)代表了投資者以借款購買股票的規模,這是衡量市場槓桿程度與投機熱度的重要指標。
歷史經驗顯示,當槓桿快速上升時,市場短期或許仍會延續上漲勢頭,但這種上漲往往建立在極度脆弱的基礎上,一旦信心轉折,崩盤速度也將異常猛烈。報告認為,市場情緒已從「健康的看漲」轉向「非理性的狂熱」,當投資者普遍利用槓桿追逐風險資產時,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其實正在惡化。
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美國股票和量化策略主管薩維塔·蘇布拉馬尼安(Savita Subramanian)在報告中發出警告,揭示出當前金融市場中一個潛藏但極具系統性風險的現象——來自私人信貸市場的「被迫拋售」可能引發標普500指數的劇烈下跌。
報告指出「槓鈴型策略」是問題的根源。這一策略在過去十年低利率時代中被廣泛採用,主要由大型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主權基金及大學捐贈基金等推行。該策略的特點是資金集中於兩個極端:一端是極具流動性且低成本的被動投資工具,如標普500指數基金;另一端則是高風險、高回報但缺乏流動性的私募股權與私人信貸產品。
當市場穩定時,這種槓鈴式策略似乎合理,因為流動性充裕、信貸寬鬆,私募資產估值持續上升,投資人可以依賴股市流動性進行調整。然而,隨著利率上升與信貸條件收緊,私人信貸市場開始出現壓力。許多借款企業的融資成本上升,導致違約風險增加。
私人信貸與私募股權資產並非隨時可變現,其估值往往僅根據季度報告或內部模型計算,缺乏即時市場價格。一旦投資者需要現金,例如因為貸款違約、投資贖回或資金鏈緊縮,他們無法出售這些「鎖定資產」,只能轉而變現流動性較高的部分——也就是股票市場中的被動指數基金。
這正是該行所謂「被迫拋售」的邏輯。由於大多數機構投資者持有大量的S&P 500 ETF或其他被動基金,當資金壓力出現時,這些基金成為最容易被拋售的標的。這意味著,股市下跌的觸發點可能並非來自上市公司基本面惡化,而是私人信貸領域的壓力透過資金流動的連鎖反應蔓延開來。
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漲跌幅分別為:通訊服務(-0.85%)、可選消費(1.32%)、基本消費(-0.33%)、能源(-0.20%)、金融(-0.13%)、醫療保健(0.21%)、工業(0.88%)、資訊科技(-0.15%)、原材料(-0.70%)、房地產(-0.35%)、公用事業(-0.99%)。
個股表現部分,科技龍頭:蘋果(0.20%)、微軟(0.17%)、谷歌(-2.21%)、亞馬遜(2.56%)、臉書(0.15%)、特斯拉(-1.08%)。半導體晶片:美光(-2.17%)、超微(-1.05%)、輝達(-0.81%)、高通(1.07%)、德州儀器(0.70%)、英特爾(0.05%)。台股ADR:台積電ADR(-1.07%)、聯電ADR(-0.93%)、日月光ADR(-2.39%)、中華電信ADR(-1.10%)。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