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14 10:39:32 新聞中心 發佈
英國食品業呼籲政府就監管規則進行改革並促進農業發展
依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英國食品價格持續高漲,通膨幅度明顯超過其他先進經濟體。8月英國食品年增率達 5.1%,高於德國、法國與美國的1.8%至3.1%,並預計至12月將攀升至5.7%。根據業界說法,推升物價的主要原因並非全球市場壓力,而是國內政策與結構性因素。
首先,勞動成本上升成為食品生產與零售的沉重負擔,連續幾年的全國生活工資調漲,4月更上調6.7%至 £12.21,使低薪行業如零售與食品加工成本增加。歐盟自由移工結束後,勞動市場緊縮,農業、屠宰、乳製品等部門均面臨嚴重缺工,英國最大乳品商Arla表示,旗下農民高達84%在招工上幾乎找不到合格人手。
其次,稅收與新規範加劇企業壓力,僱主國民保險繳費增加、塑料包裝稅,此外,政府即將推出的生產者延伸責任包裝(producer responsibility for packaging)架構都迫使生產與零售成本上揚,最後轉嫁至消費者。超市作為全國最大雇主之一,受到國保繳費與工資提升影響尤大。
再者,規劃制度僵化限制產能擴張,雞肉大廠2 Sisters執行長直言,農場若無法獲得規劃許可擴建設施,便無法增加供應,導致需求與價格螺旋上升,形成惡性循環。
此外,農業補貼改革與脫歐影響亦是長期因素。英國脫歐後以環境為導向的補貼計畫取代歐盟的直接糧農補貼,農民收入下降,食品安全與自給率受到威脅。英國目前 約三成食品依賴進口,在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動盪下,脆弱性更為凸顯。英國農民聯盟批評政府缺乏明確的糧食生產目標,僅聚焦環境政策,反而削弱國內糧食安全。
食品價格上漲的結構性結果已顯現:牛肉價格年增 25%,創2015年有紀錄以來新高;奶油漲19%、巧克力16%、咖啡15%、全脂牛奶13%、家禽4.2%。整體食品價格比2021年1月高出 38%。
業界警告,若政府在秋季預算中繼續加重監管與稅務負擔,恐將進一步惡化食品通膨。食品與飲料聯合會強調,英國食品通膨高於同儕國家,顯示政策成本對產業影響重大。
政府則回應,糧食安全即國家安全,並已投入118億英鎊推動永續農業,且正與歐盟協商衛生檢疫(SPS)協議,期望降低貿易成本,穩定供應。(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