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秋電展》中國機器人產業有挑戰:關節成本與演算法
MoneyDJ新聞 2025-10-15 09:59:31 黃立安 發佈 隨著AI與製造技術快速進步,人形機器人市場正進入關鍵發展階段,本屆香港秋電展集結許多中國機器人供應鏈業者參展,展示包括仿真人形機器人、機器手臂等產品。儘管看好市場商機龐大,但中國機器人業者指出,目前產業普遍面臨兩大挑戰,即為高昂的關節模組成本與演算法落地。
在硬體供應鏈方面,業者表示,中國正努力透過供應鏈的逐步完善來控制成本。業者分析,關鍵零組件價格已有顯著下降。例如,人形機器人最精密複雜的手指關節,早期單支售價高達人民幣十萬元,如今已大幅降至兩萬元。
業者預期,若未來關節模組與感測器成本能持續同步下滑,人形機器人整機價格有望壓低至十萬元人民幣以下,將是拓展家庭照護、公共服務及教育娛樂等市場的關鍵。不過業者也提醒,成本雖然下降,但品質穩定度與安全性仍需時間驗證,尤其在長時間運作下的可靠度仍是觀察重點。
除硬體之外,演算法是推動人形機器人進步的另一項瓶頸,業者指出,由於不同機體之間的尺寸、關節配置與驅動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運動控制模型無法直接套用。每一次新機型開發,都需要重新進行大量的訓練與調校,使得開發週期拉長、成本居高不下,演算法的技術也成為目前中國機器人產業競爭的核心。
目前全球機器人產業主要聚焦於中國與美國的發展,中國機器人業者認為,美國擅長演算法,強調人機互動與軟體架構;中國則在製造整合與成本控制上相對有優勢。業者分析,兩國發展方向雖異,但皆面臨相同挑戰,即是如何在技術成熟與成本可負擔之間取得平衡,這才是真正推動機器人從展示走向量產與商業化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