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為西歐國家,是歐盟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
比利時國土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濱臨北海;國土涵蓋30,528平方公里。
比利時官方語言為荷蘭語和法語。比利時北部法蘭德斯區主要講荷蘭語,南部瓦隆尼亞區主要講法語。
比利時經貿概況
比利時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金剛石(鑽石),尚未鑲嵌者;醫藥製劑;石油及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人類血液;已調製動物血液;小客車及其他載客之機動車輛。主要出口國家為德國、法國、荷蘭、英國、美國、義大利、西班牙、印度、中國大陸、盧森堡
主要進口產品包括金剛石(鑽石),尚未鑲嵌者;煤球及煤製類似固體燃料;煤;煤磚;醫藥製劑,石油氣及其他氣態碳氫化合物;小客車及其供載客之機動車輛。主要進口國家為荷蘭、德國、法國、美國、英國、愛爾蘭、中國大陸、義大利、俄羅斯、瑞典。
比利時主要出口產品為鑽石成品,安特衛普是位於海邊的比利時港口城市,為比利時最重要的商業中心、港口城市,同時也是世界鑽石工業的三大中心之一,有舉世聞名的鑽石交易所,逾千家鑽石企業,以及一座鑽石博物館。世界上每十顆未切割的鑽石中,占八顆都是經由安特衛普處理,同時,一半以上的拋光(Polish)鑽石也出自這個鑽石貿易重鎮。
鑽石產業
鑽石(Diamond)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其可以切割成很多刻面都不會碎裂,經過切割打磨成有光澤面、而未經鑲嵌的鑽石,叫「裸鑽(Polished Diamond)」。至於鑽石原石(Rough Diamond),則是指剛開採出來,未經切割、打磨的礦石,形狀不一,沒什麼光澤。
現時全球約有65%的鑽石原石產自非洲,其中,南非的鑽石原石供應商De Beers自1888年創立以來,壟斷全球9成鑽石原石市場佔有率達1世紀之久,直到20世紀末,隨著新鑽礦的發現及開採,De Beers市佔率才降到4成,其他掌控鑽石市場的知名業者還包括加拿大商Rio Tinto Zinc和俄羅斯Alrosa共同提供市場銷售資訊。
一顆裸鑽的評價標準,稱為「4C」,分別為重量(Carat)、切工(Cut)、淨度(Clarity)、顏色(Colour),其中切工是鑽石商最能為鑽石增值的一個項目。
重量(Carat):鑽石的重量單位,中文名稱譯為「克拉」,相當於0.2克,一克拉可分為100分,最小的鑽石可細分到5分。目前全球出產出最大的鑽石原石重超3000克拉。
切工(Cut):原石可被切割成不同形狀,最常見的為圓鑽形,鑽商在拿到原石後,會進行電腦立體分析,評估切割成哪一個形狀能保留最多原石,通常打磨過程會有40-50%的原石浪費掉。
淨度(Clarity):在10倍放大鏡下看不到瑕疵,稱為IF(Internal Flawless),其次為VVS、VS、SI、I,越後面代表瑕疵越多。
顏色(Colour):設有「GIA」標準,分為D、E、F、G…至Z,D等級代表純透明,越後面雜色越多。若為彩鑽,則以顏色直接標明。
資料來源:外交部、經濟部、MoneyDJ&XQ蒐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