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與Intel、Sony及羅技合作開發Google TV平台,把傳統電視與網路結合,開發一台具備網路連線的電視。Google TV將電視、家庭娛樂與網路三者結合,可以透過電視上網,也可以享受網路上的娛樂內容,把家裡的電視變成雲端裝置。且Google希望把網路搜尋功能放在電視機內,讓消費者可透過搜尋立即找到想要收看的電視節目。
Google TV為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電視(Smart TV),且整合電視節目與PC的網路內容,與傳統聯網電視(Connected TV)和網路電視(Internet TV)主要差異在於,聯網電視為僅具備乙太網路與Wi-Fi 連網功能硬體概念的電視;而網路電視, 除了具備上網功能外,同時兼具網路服務平台。
Google TV是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英特爾供應Atom微處理器,羅技開發機上盒周邊。
Google電視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及Chrome網路瀏覽器,使用者可經由顯示在電視螢幕上的搜尋列,輸入搜尋字串就可以搜尋現場直播節目,或以數位錄影機錄製的影音及YouTube等網站上的內容,還可以Wi-Fi連接網路,利用音控搜索功能以聲音來搜索電視節目,消費者也可以利用電視瀏覽社群網站如Twitter和相片網站等網路應用,Google TV不僅支援HTML5技術之外,也採用Adobe的Flash。
Google TV輸入設備只需要鍵盤和遙控裝置,也可以透過Android智慧型手機遙控電視。
網路電視發展上,在2008年Yahoo也曾推出Yahoo! TV,但因為屬於半封閉平台,電視機或機上盒(STB)業者需支付授權金,所以提高設備製造商採用的門檻,而Google TV以開放平台推出網路電視,則打破以往連網電視的封閉市場,可帶動連網電視市場進一步成長。
即使是開放平台,電視機、機上盒等硬體廠也未必捧Google TV的場,像Samsung、LG可能因各自集團家電產品的整體策略而採用自己設計的產品,或者有線STB、IP STB等機上盒業者可能因有線電視、IPTV業者反對而不會採用。
根據資策會MIC估計,2009年包括電視機、機上盒等連網電視相關設備滲透率約1成,2010年成長至21%,到了2014年將達到54%,屆時電視機滲透率約35%,相當於每三台電視機就有一台具有連網功能,顯示連網電視市場正快速成長發展中。
Google TV第2代作業系統採用Honeycomb,以及新版Android軟體開發套件(SDK),加強Android Market支援能力。
Sony推出新款Google TV機上盒與操控器,其機上盒結合藍光DVD播放器與連結Google TV服務功能,除此之外,Sony亦推出單一連結Google TV的機上盒產品,搭配觸控、鍵盤、播放鍵等功能的遙控器,用戶可使用體感監控裝置,結合聲音、手勢對電視下達指令,預計最快於2012Q2上市。
DisplaySearch統計,2012年全球連網電視出貨量約6000萬台,預估2015年可達1.38億台;另外,Parks Associates研究指出,美國採購連網電視之家庭約2500萬個。
新一代Google TV預計於2012Q3發表,搭載新版軟體外,還提供使用者搜尋功能之影音內容。
2011年10月,Google TV推出2.0版後,Google
TV平台的終端裝置使用增加兩倍,操作介面聚焦於YouTube等網路內容分享,且持續開發智慧型電視的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