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中美矽晶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美晶,代碼:5483)成立於1981年1月20日,原為矽單晶棒及矽晶圓生產廠商,現已為國內太陽能晶棒/晶片最大生產廠商,同時亦開發出藍寶石晶圓做為光電材料。擁有兩大事業群-半導體事業群(持有環球晶圓71.29%股份)以及太陽能事業群(矽晶圓產能約900 MW, 電池產能以單晶為主約500MW)。
2011年4月14日,公司宣布分割旗下半導體矽晶圓、LED藍寶石基板二大事業體,其中半導體矽晶圓事業將新成立「環球晶圓」股本18億元,而LED藍寶石基板事業將新成立「藍寶科技」股本4億元,兩家新成立公司股權中美晶將100%持有,分割基準日為2011年10月1日。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16年,公司透過旗下的SAS Sunrise Inc(SSR),代理華為智慧型逆變器產品,並包含軟硬體的數位化解決方案,主要可讓用戶進行遠端監控,從行動裝置就能觀察電站的發電量,或查看整體系統運作有沒有發生問題。
2017年產品營收比重為太陽能矽晶片佔4%、半導體晶棒及晶圓78%、太陽能電池6%、、太陽能晶錠2%、太陽能模組1%、其他9%。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A. 太陽能矽晶圓
矽原料純化製成後,透過長晶爐生成晶棒,再切割成晶圓或晶片,應用於太陽能電池發電電設備及系統。
B. 半導體晶圓
為半導體元件之最主要材料,經過不同製程如拋光、擴散、曝光、蝕刻等,以及組裝、測試等方式成為分離式元件、積體電路及光電元件所需之材料。運用於二極體、整流器、電晶體、TVS、閘流體、MOSFET 等半導體分離式元件、MEMS、Power Device(功率半導體)及消費性IC、LOGIC IC等積體電路及光電元件。
C. LED藍寶石基板
藍寶石(Sapphire)為製成氮化鎵(GaN)磊晶發光層的主要基板材質,藍光LED磊晶長晶採用藍寶石與碳化矽(SiC)作為基板材質,藍寶石基板具有價格便宜、硬度高、耐高溫、耐化學侵蝕特性,以藍寶石基板應用較為普遍,主要應用於於NB、TV、監視器背光源。

圖片來自公司網站,http://www.saswafer.com/pages/sas/tw/index.aspx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矽晶棒主要原料為矽原料;矽晶圓主要原料為矽晶棒。
2008年與Hemlock簽訂的合約原料將再增加300噸,Wacker增加了650噸,並與韓國多晶矽大廠DC Chemical簽下多晶矽原料供應合約,期間為2010年起至2016年底止。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中美晶生產基地分別位於竹科、大陸昆山與美國。
2015年公司產能擴充計畫,太陽能矽晶圓產能由現有的850MW擴充到1000MW,長晶產能由現有的900MW擴充到1100MW。
2015年太陽能單晶電池產能可望達800MW,除台灣生產,規劃前進歐洲,初期將在當地建置達200MW(百萬瓦)產能,也將是台廠在布局兩岸與東南亞之外,首度前進歐洲設置電池產能。總計加上台灣800MW產能,屆時公司電池總產能將達1GW(10億瓦)。
2015年8月,公司通過於德國設立200MW太陽能電池廠的計劃案。2016年,將擴充太陽能產能,包含6月在德國擴增100MW單晶電池產能及下半年再擴100MW產能、宜蘭廠單晶電池產能放至850MW。
2016年產能方面,太陽能晶圓計竹南一、二廠已達1GW,約為全球多晶矽太陽能晶片市場的3%。宜蘭廠已規劃1GW,其中包含200MW的海外電池產能。
公司太陽能業務原先包含多晶矽晶圓、單晶電池、模組以及系統,因市場需求轉向單晶太陽能產品,且成本競爭力不如陸廠考量下,公司於2018Q4 提列22.67 億元資產減損並不再生產太陽能多晶矽晶圓進行瘦身。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A.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產業分成上游的矽晶棒、矽晶圓、太陽能電池,中游的太陽光電模組及電力調節器,以及下游的系統安裝。

B.半導體產業

C. LED藍寶石基板

全球整體LED封裝產值來看,日本仍以市佔31%維持LED產業龍頭,其次為台灣21%。
2.銷售狀況
2017年銷售地區比重為:內銷34%、亞洲24%、美洲7%、其它35%。
太陽能主要客戶包括台灣的Lite-on、Motech、E-ton、旺能、昇陽、新日光,日本的Hitachi、Sharp、Sanyo及大陸的尚德等。
半導體矽晶圓方面,主要客戶包括TI、通用、Vishay等
LED藍寶石基板之客戶為奇力、晶電及璨圓等。
3.國內外競爭廠商
太陽能矽晶圓之國內競爭廠商為綠能、達能、旭晶、國碩、合晶等,國外競爭廠商包括保利協鑫、陽光能源、SolarWorld、LDK Solar、REC、PV CRYSTALOX、Yingli、卡姆丹克等。
半導體矽晶圓方面,國內競爭廠商為台勝科、合晶、尚志等,國外競爭廠商包括MEMC、Shin-Etsu Chemical、Siltronic等。
LED藍寶石基板方面,國內競爭廠商包括兆晶、兆遠、合晶、晶美等,國外競爭廠商則有美國的Rubicon、Honeywell、Crystal Systems、Saint-Gobain、俄羅斯的Monocrystal、ATLAS Sapphire、日本的Kyocera、Namiki、Mahk等。
(四)財務相關
1.轉投資
2008年2月底,中美晶以現金4,500萬美元,收購美國半導體磊晶大廠Globitech百分之百的股權。
Globitech的技術團隊來自德儀與MEMC,主要從事半導體6吋及8吋晶圓磊晶業務,客戶群涵蓋TI、安森美、Vishay及Rohm等國際整合元件大廠,在合併之後,中美晶除延伸半導體事業的垂直整合能力、取得Globitech的磊晶技術外,並因此可打入美商TI、Rohm等國際整合元件大廠的供應鏈。
2008年9月,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旭泓(Sunrise),中美晶持股25%,另一股東為泛亞太陽能。
旭泓位於宜蘭利澤工業區,生產單晶矽原料,年產能為250MW,規劃2011擴產至650MW。
2011年2月17日,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投入5.5億元,取得寶德能源科技14.06%的股權。寶德成立於2010年10月,主要從事生產高品質結晶矽材料,提供給太陽能產業生產矽晶圓,位於彰濱工業區,規劃分三期建置三條結晶矽生產線,建置完成後總年產預計為27500公噸,未來規劃將生產電子級結晶矽產品(11N),供半導體產業生產半導體晶圓使用。2014年5月上旬,獲國發基金投資7億元。
2012年4月25日,兆遠與中美晶之子公司中美藍晶於2012年4月25日宣布合併,中美藍晶以每股普通股換發兆遠1.8967股,合併實收資本額約16.8億元,中美晶持有兆遠43%股權,合併基準日為2013年1月1日,以兆遠為存續公司。
2012年9月27日,公司發表大尺寸C軸藍寶石單晶的提拉技術,以及大尺寸高均勻度的圖案化藍寶石基板(PSS)技術。
C軸藍寶石單晶直拉技術讓晶體順著C軸生長,不需鑽取加工,晶體利用率可達70%以上,且加熱方式及熱場設計差異,降低長晶的平均電力消耗。
2014年6月下旬,公司表示旗下半導體公司環球晶圓規劃擴充產能,因應市場需求。
2015年6月下旬,公告董事會決議合資成立海外子公司SAS Sunrise,金額1000萬美元。主要是為了強化公司營運佈局及提升整體轉投資效益,透過垂直整合跨足到系統端;同時決議透過SAS Sunrise轉投資於菲律賓Palo設置發電量50MW的太陽能發電站,購電合約20年期,預計此廠每年發電量可達7100萬度,可望貢獻公司營收約3.36億台幣。
中美晶透過旗下子公司旭鑫能源投資成立的旭孝電力與矽品於2017年共同建置半導體業廠區最大的太陽能電站,其中矽品中科廠占地約5座足球場的面積進行規劃架設,預計年底可全數建置完成。
2016年與國泰人壽攜手合資35億元成立新泰旭能源,擴大投資國內的太陽能電廠,其所投資的電廠將委以旭鑫能源開發、建置、維運,且將優先採用中美晶產品。
2.合併相關
2010年10月28日,中美晶與昇陽科合資設立中陽光伏,投資金額約20億元,各出資45%,欣東投資(王雪紅個人投資公司)10%。中美晶與昇陽科分別提供太陽能矽晶圓及太陽能電池技術,目標產能為1GW,規劃於2012年開始投產。
2011年3月11日,公司與昇陽科以股權交換方式進行策略聯盟,雙方將各自增資發行新股受讓對方增資發行的新股,換股比例1股中美晶換發1.2669股昇陽科,完成之後,中美晶將持有昇陽科一成股權,昇陽科則持有中美晶5%的股權,換股基準日為2011年4月15日。
2012年,以234.6億日圓收購日廠Covalent Materials半導體矽晶圓部門,並取得12吋晶圓產線,為全球第六大半導體晶圓廠。
2013年5月7日,中美晶以每股7.05元,總額約8.1億元合併與昇陽科合資的中陽光伏,以進行太陽能事業整合,合併基準日為2013年8月1日。
中陽光伏受到太陽能景氣影響,將原規劃用於設廠的20億元,轉投資到中美晶旗下的太陽能電池廠旭泓光電。
中美晶直接持有旭泓股份15.23%、中陽光伏股份41.88%,中陽光伏則持有旭泓股份32.25%,合併案完成後,中美晶對旭泓的直接持股,將由28.74%增加為47.48%。2014年5月16日合併單晶太陽能電池廠旭泓,同時為多晶太陽能電池廠昇陽科最大法人股東。
2013年8月12日,中美晶公告與旭泓進行合併,合併後以中美晶為存續公司,換股比例1:2.16。2014年6月,公布合併基準日為2014年8月1日。2014年2月上旬,旗下旭泓與日本長州產業株式會社及泛亞太陽能將合資收購德國太陽能製造及銷售廠商ALEO Solar AG品牌及大部分資產,包括ALEO目前位於德普倫茨勞(Prenzlau)土地廠房及生產設備。ALEO太陽能集團工廠在德國普倫茨勞,年產能達280MW,模組效率可達290W。2014年Q3合併德國太陽能模組廠ALEO Solar AG。
公司轉投資太陽能模組及系統廠商真美晶能源公司,持股超過11%,其主要在台灣屏東及台中地區佈局太陽能系統併網發電。已有72個太陽能系統安裝/併網專案。
旗下轉投資環球晶圓,規劃2015年送件申請上市櫃,公司日前完成釋股,將持有之環球晶圓86.29%比例,降至71.29%。
3.相關合作
2015年2月公司與太陽光簽訂iPV追日系統獨家經銷合約,中美晶取得太陽光獨家專利產品iPV追日系統及iPVSYS智慧監控系統在德國和義大利地區獨家經銷權,時間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