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理財金三角,妥善做好財富規劃
人氣(0)
2006/06/05 15:45
(專題文章 提供)
本文由摩根富林明投信提供
美國勞工局曾經針對100位25歲的年輕人進行長達40年的資料追蹤,統計發現,這批從25歲工作到65歲退休的100個人當中,只有1人擠身富人的行列;僅4人在六十五歲退休時,不再需要工作,且經濟上可以自給自足;其中有5人則必須繼續工作養活自己;扣除掉29人在65歲之前死亡,這100當中,有12人破產、49人要靠政府救濟或社會福利的資助來過日子。
這份報告也顯示,25歲工作到65歲退休的人口樣本中,有60%以上的人,在65歲(或更早之前)發生不良的經濟情況。其實,這樣的狀況也說明一般大眾通常不具備有妥善的財務規劃與分配的技巧。理財規劃並不一定要求助於專家,只要及早開始運用簡單的理財金三角概念就能做好。什麼是「理財金三角」呢?簡單來說,就是將一般家庭的年收入,進行三等分的分配,除了日常生活支出之外,還有投資理財及風險管理等三大部分。
所謂家庭日常生活支出,包括個人、家庭成員的食、衣、住、行、育、樂等開支;而投資理財則是指每個家庭針對不同的理財目標所做的投資準備;至於風險管理,則是以保險的方式針對家庭成員提供保障,確保家庭成員不會因為意外的災害而收入中斷或減少財富。
對於理財金三角的資源配置,依據各個家庭成員的不同屬性會有不同的比例分配,但通常一個家庭以年收入60%為上限分配在家庭日常支出為宜,這樣可以才有空間規劃其他的人生理財目標,同時掌控生活品質。
至於投資理財,則是家庭生活中必須重視的一環,建議可以將財務目標分為3~5年的短期目標、5~10年的中期目標、以及10年以上的長期理財目標,而至少要提撥年收入中的30%在投資理財,有計劃地完成生涯規劃中重要的理財目標。
剩餘年收入中的 10%則做為包含健康險、壽險等風險管理的保險費用,以能夠隨時隨地提供家庭成員在生活中的實際保障。
只要運用上述簡單的理財金三角原則,就可以妥善做好理財規劃;並可以確保現在的生活、退休後的生活以及因意外中斷工作時的生活都能夠有足夠的財富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掌握富裕人生!
理財金三角配置方式
家庭年收入 |
內容 |
分配比例 |
家庭日常支出 |
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開支 |
60% |
投資理財 |
短、中、長期理財目標 |
30% |
風險管理 |
健康險、壽險等保險費用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