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前7月電動車銷量創紀錄,惟不足以實現歐盟減碳目標
歐洲電動車銷量創紀錄,惟不足以實現歐盟減碳目標
儘管2025年1至7月歐洲電動車市場創下銷售破百萬輛之歷史紀錄,然此榮景背後卻潛藏警訊。數據顯示銷量成長速度正在放緩,恐不足以達成歐盟減碳目標。此現象引發汽車製造商與環保團體激烈爭論,前者歸咎於轉型環境嚴峻,後者則反駁係因目標放寬導致車廠缺乏降價動力。
銷量創新高,惟成長趨緩
2025年前7個月,歐盟純電動車註冊數突破百萬大關,達1,011,903輛,市占率自2024年同期12.5%攀升至15.6%。此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德國(+38.4%)、比利時(+17.6%)與荷蘭(+6.5%)等主要市場支撐,然而法國市場卻呈現衰退(-4.3%)。此整體成長態勢已出現放緩跡象,分析機構如S&P Global已將2025年市占率預測從年初25%下修至21%,顯示市場前景存在隱憂。
成長趨緩之原因
有關成長放緩之原因,汽車製造商與環保團體看法分歧。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將責任歸咎於外部環境,指控歐盟未能創造有利轉型的條件,如過度依賴亞洲電池供應鏈、充電設施不足與高昂製造成本(特別是電價),以及主要貿易夥伴之關稅壁壘等困境。
然而,環保團體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反駁此說法,認為銷量放緩是車廠人為結果。T&E指出,自歐盟受汽車業壓力而放寬減碳目標後,製造商便取消原定降價計畫,直接削弱市場成長動力。
未來展望分歧
對於未來發展,雙方意見持續對立。ACEA堅持,若要提振市佔率,必須仰賴政府提供長期且一致之購車與稅務誘因、改善充電設施並降低電價。然而T&E則反駁,電池成本近3年已下降三分之一且預期將持續滑落,同時充電基礎設施已覆蓋歐盟80%之主要高速公路網絡,基礎條件正持續改善,問題核心在於製造商之策略與決心。(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