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每日海水淡化產能約70萬立方公尺,位居全球前30名
義大利海水淡化設施投資將大幅成長
根據歐洲智庫The European House Ambrosetti(TEHA)於第一屆全國海水淡化研討會發布數據顯示,至2030年義大利海水淡化產能預計達到每日100萬立方公尺,平均年成長率達6%,為2010年的兩倍。
TEHA合夥人Benedetta Brioschi表示,2023年6月通過的《抗旱法令》(Decreto Siccità)加速義大利海水淡化之進展,簡化相關設施興建程序,雖然目前尚未訂定全國產能目標,但自2025年起,海水淡化已成為義大利政府的優先策略之一。
目前義大利每日海水淡化產能約為70萬立方公尺,位居全球前30名,在歐洲僅次於西班牙,占歐盟總產能近8%。
為因應水資源危機,義大利政府近期已將位於西西里島Gela、Porto Empedocle和Trapani等三地的移動式海水淡化廠設為優先推動項目,總流量為每秒96公升;西西里大區政府已撥款1.1億歐元;相關計畫亦涵蓋Empedocle港海水淡化設施的升級改造工程,日產能將超過3萬立方公尺。
未來五年的大型計畫包括南部Palermo(每日產能超過7萬立方公尺,投資1億歐元)、Taranto(每日產能超過5.5萬公尺,投資1億歐元)與Brindisi(每日產能超過8萬立方公尺,投資1億歐元)興建或擴建相關設施。現行法規制規定,設置海水淡化廠須為確認缺水且無其他具經濟可行性的替代水源為前提。
TEHA分析指出,目前義大利大部分海水淡化廠多為每日產能低於1,000立方公尺的小型設施,且半數建於2000年以前,反映出系統現代化與汰舊換新的急迫性。目前淡化後的供水主要用於工業用途,占總產能超過68%,飲用水用途相對有限。(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