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1-24 15:52:32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中美貿易戰自去(2018)年下半年開打之後,PCB業者均進入高度警戒並持續觀察事態的發展,由於台廠不少PCB業者早年都已隨客戶進入大陸佈建生產基地,在台廠的西進以及中國本地業者的擴產下,中國也已是全球第一大的PCB生產地,故中美貿易的糾紛目前雖沒有直接針對PCB產品課稅,也就是說,PCB產業尚無受到直接影響,然目前針對了下游的組裝廠業者,也造成客戶的觀望保守心態,惟並未有實際因中美貿易戰而有成本上的增加。
據研究單位指出,以近幾年中美雙方PCB的貿易值來看,這幾年中國對美國PCB出口貿易額維持在6億美元左右,中國出口到美國的PCB只佔中國PCB總產值不到3%,也因此,中美貿易戰對PCB行業的影響有限,在極端的情況下,影響應該也不到3%。
而台廠在中國PCB的生產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以2017年PCB前20大廠排名來看,台廠就有8家,超過3分之1,其中臻鼎-KY(4958)以35.9億美元的年營收坐上全球PCB廠第一大廠,而欣興(3037)、華通(2313)、健鼎(3044)也在前十大廠中,而這些廠商都在中國擁有重要生產基地。
業者表示,目前中美貿易戰並沒有對PCB業者有直接的影響,最主要是因為PCB主要出貨對象仍是中國的組裝廠商,包括NB、硬碟廠或記憶體模組廠等,並沒有直接出口美國市場,等於是隔了一層,在客戶還沒有轉移生產基地前,PCB業者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因中美貿易戰導致客戶對未來景氣展望不確定性增高或偏向保守,以致在2018年底到2019年初的拉貨量下滑或客戶偏向壓低庫存,形成短期性的心理影響因素。
同泰(3321)則表示,目前客戶並沒有因中美貿易戰對公司有降價的要求,頂多僅是先保守拉貨,若未來客戶真的遷移生產基地,可能會與客戶共同分擔運費,這僅是未來可能的發展之一;而被歸類為中美貿易戰轉單受惠股的泰鼎-KY(4927)則表示,公司全部生產基地位於泰國,目前是來詢單的客戶增加,但也要看雙方的需求是否適合,且組裝廠目前也未實際搬移,故目前主要仍是詢問者變多。
事實上,PCB的毛利率並不高,若美國對中國電子產品課稅,PCB廠也無力負擔,以台系在中國生產的業者來說,最高的臻鼎-KY 2018年Q3可有逾25%的水準,健鼎也有超過20%,在同業間的毛利率算是很高的表現,但也有不少廠商只有1成出頭的毛利率,若再加徵個1成關稅,業者應是無力負擔。
至於是否會因為貿易壁壘而產生板塊挪移,對PCB業者來說,雖然大陸的環境也日漸趨於條件嚴苛,但廠商要離開中國也有難度,畢竟中國擁有廣大的土地、接近客戶,且PCB產業用水多、用電多、PCB板重運費高,最好是要接近客戶,短期要挪移也是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