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02 12:11:20 新聞中心 發佈
全國工業總會今(2)日發表2025年工總白皮書,基於面對美國加徵關稅、地緣衝突加劇、人工智慧技術及產品需求蓬勃發展,台灣產業面臨多項挑戰與機會,因此2025年工總白皮書以「新局-立足台灣的全球經濟戰略」為題,針對「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賦稅暨金融」、「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七方面,提出35個議題,138項政策建議。
工總為充分掌握台灣製造業面臨的挑戰,以及各個不同產業在政策需求的取向與優先順序,針對所屬160個產業會員公會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發現,缺工(70.5%)、減碳政策(59%)、國際經貿(55.2%)、能源政策(52.4%)及產業轉型(50.5%)等5項議題,有過半數產業公會認為是我國產業目前面臨挑戰最大、最關切的議題。
衡量當前時勢,工總建議政府可從「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及「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四大當務之急施政,振興經濟,發展民生。
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強調,現在國際局勢不穩定,有必要由政府帶動擴大內需確保經濟增長,同時加速危老都更能帶動營建、製造、服務等相關產業鏈的活絡,並改善居住安全、提升生活品質;其中,建築容積獎勵是參與者和開發商願意參與都更的重要因素,希望中央及地方政府能通力合作,提高建築容積獎勵的誘因,以加速危老重建及都更的進程,為我國經濟持續成長添加動力。
面對全球經貿新局,政府一方面應協助產業佈建新型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另一方面,面對各國過剩貨物傾銷來台的威脅,政府應強化貿易救濟等進口管理機制,降低國內業者衝擊。對此,工總認為,政府應協助解決供應鏈重組問題與排除投資障礙、提供台商海外融資、穩市穩滙以維持出口競爭力、協助業者善用貿易救濟機制。
在因應缺工問題上,工總指出,政府目前採取的勞動力政策,對於解決急迫的產業缺工問題太慢,政府應更務實解決產業全面缺工的問題。為此,工總提出四項建議,包括擴大開放工業部門引進移工,解決產業缺工危機;提升各產業移工核配比率並降低附加就業安定費;延長移工在台年限,積極開發新的移工來源國;開放移工外展,解決營造業缺工問題。
在能源政策方面,隨著AI產業及應用蓬勃發展,台灣電力需求持續增加。工總表示,8月公投結果顯示,台灣社會並不排斥核電,為確保全國供電穩定與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不論化石、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能源類型都應列入考量,以規劃最適切能源發電結構。在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修正通過與核三延役公投結束後,應盡速推動核電廠完成安檢,並邀集各界研商延役併聯供電的可行性,在安全無虞前提下重啟核電。
工總指出,產業電價多次調漲後,工業電價早已超過台電售電成本,建議電價調整應與整體能源政策同步規劃,2025年下半年工業電價不宜調漲;另為因應高額關稅帶來的嚴峻挑戰,建議緩徵碳費2年,並呼籲台版CBAM應對齊我國碳費徵收標準與施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