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6-18 09:31:52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重電設備大廠華城(1519)持續搭著能源轉型與AI基礎建設浪潮,擴充產能、加速接單布局。總經理許逸德(附圖)表示,目前訂單能見度達2至2.5年,公司除擴增既有廠區的租用面積外,新建廠房也同步推進,第1座新廠預計今(2025)年底完工,第2座新廠將於下半年動工,為未來產能提升打下基礎。
目前華城產線仍集中於台灣,不過公司已積極評估海外併購機會,以掌握國際市場長期需求。在全球電力基礎建設與AI資料中心快速成長推動下,華城近期斬獲約60億元AI資料中心相關訂單,其中20億元來自Stargate專案,成為新一波業績動能來源。
許逸德強調,AI資料中心建設時程緊湊,歐美重電廠平均交期為4年,但華城具備高度彈性與整合能力,最快可於2年內完成交貨,甚至可獲得客戶追加的趕工獎金(Bonus),凸顯其在交期、品質與效率上的競爭優勢。
許逸德表示,美國訂單約佔華城總營收4成,為公司在台灣之外的最大單一市場。華城已成為美國20個州的電力公司核心供應商,長年深耕關係穩固。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公司自2024年11月起新簽訂單皆納入關稅條款,在既有訂單方面則透過與客戶協商,由對方吸收約50%至75%不等的關稅費用,降低匯損與利差波動對毛利的衝擊。
由於全球各國政府均為提升電網韌性、因應再生能源推動電業轉型,導致全球變壓器供不應求、產能吃緊,但要大幅度提升產能並不容易。許逸德說明,重電屬技術與資本高度密集產業,進入門檻高,具備規模量產與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業者相對稀少,屬典型的寡佔市場,預期未來5-10年重電設備市場仍呈現供不應求格局。
另一方面,許逸德表示,華城近年在風電市場亦建立深厚基礎,累計出貨金額已逾百億元,幾乎與所有台灣離岸風電開發商皆有合作紀錄。
華城前5月累計營收為81.64億元,年增41.8%;2025年Q1,華城稅後盈餘為8.6億元,年增44%,EPS為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