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8-05-28 14:17:38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特斯拉(Tesla Inc.)平價電動車「Model 3」在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親自下海監督組裝作業後,近來產能快速攀升。最新謠言顯示,特斯拉不惜砸下重本從歐洲空運機器設備至加州,目的就是要加快電池製造速度,讓Model 3產能達標。
路透社26日獨家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指出(見此),特斯拉已將裝滿六架飛機的機器人與生產設備,從歐洲空運到加州,這種做法成本極高、頗不尋常,暗示Model 3遲遲無法量產、甚至將公司財務拖下水的現象,已讓馬斯克忍無可忍,迫切想要解決問題。據傳,空運設備的行動極其匆忙,錢也似乎不是問題,完全就是特斯拉以往的作風。
Model 3製作流程出問題,讓特斯拉無法順利達成產量目標,原本馬斯克預估今(2018)年第三季就不會繼續燒錢,如今承諾卻可能跳票。特斯拉第一季的自由現金流量為負10億美元,該公司5月稍早還透露,打算把加州Fremont汽車組裝廠,當作舉債的抵押品。
根據內部人士的消息,特斯拉位於德國的自動化機器製造子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正在重做(rework)內華達州Gigafactory廠的電池生產線,希望能突破生產瓶頸。馬斯克曾在2月坦承,電池模組仍是Model 3主要的增產障礙,該公司對執行力有點過度自信。目前也不清楚新運來的生產設備,究竟何時才能運轉。機器人經常需要依據原料的品質、工作環境的溫度或濕度進行調整。消息顯示,測試材料品質、校正機器人的過程相當麻煩,是先前遭到特斯拉管理層低估的瓶頸之一。
馬斯克之前也曾表示,使用太多機器人,是生產Model 3的致命傷,人類才是問題的解答。華爾街日報記者Tim Higgins 4月14日推文直指,馬斯克坦承特斯拉在製造Model 3時,採用了太多機器人,未來需要更多人類來協助組裝。馬斯克也隨即回應表示,的確,過度自動化對特斯拉來說是個錯誤,更精確來說,是他個人犯的錯;人類的能力明顯遭低估。(推文見此)
CNBC、Business Insider、barron`s.com等外電3月28日報導,Bernstein分析師Max Warburton、Toni Sacconaghi發表研究報告稱,特斯拉訂購了超多庫卡(KUKA Robotics)工業機器人,不但將沖壓、上漆、焊接的流程自動化,還試圖把最終的組裝工作(即把零件安置到車內)也交給機器人處理。然而,焊接、最終零件安裝及電池組的自動化組裝作業,卻讓特斯拉遇到麻煩。
事實上,就連日本汽車大廠,也因過於昂貴、品質欠佳等理由,不得不減少自動化的範圍。日本車廠的作法,是先把流程調到精確了、才會導入機器人,特斯拉卻反其道而行。(全文見此)
不過,根據馬斯克先前發送給內部員工的信件(見此),Model 3的日產量很有機會超過500台,比起4月份跳增了75%之多。
由於特斯拉現在七天無休,全力生產Mode 3,這也代表該款車種的週產量已可超過3,500台。馬斯克才剛在數週前坦承,Model 3的週產量僅稍稍超過2千台。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