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8-08 10:16:56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MINING.COM》報導,中國強勁的貿易數據支撐銅價,因其顯示工業需求穩健,智利的供應風險也開始影響市場前景。中國7月進出口數據意外大增,顯示製造商在美國總統川普持續加徵關稅的背景下,正拓展其他市場。這種以出口為導向的動能,支撐了對汽車、家電、電子產品及建築所需的銅等工業金屬的需求。
中金天豐期貨分析師周曉歐表示,中國銅進口量亦好於預期。7月銅及銅製品進口達48萬噸,創下今年新高。她指出,俄羅斯貨源及中國在非洲擁有礦山的出貨,可能取代了先前為趕在美國關稅生效前轉運至美國的部分銅料。
中國海關總署7日公布,依美元計價,7月出口總值3,217.8億美元、年增7.2%,優於市場預期的5.4%;進口總值2,235.4億美元、年增4.1%,遠勝市場預期的下跌1%;7月貿易順差982.4億美元。
在供應端,全球最大銅生產商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因7月31日埃爾特尼恩特(El Teniente)銅礦發生隧道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9人受傷)而停止作業。該停產預計每月將減少約3萬噸銅的產量,相當於智利國銅產量的四分之一。福四通(StoneX Financial)金屬業務主管麥可·庫柯(Michael Cuoco)表示:「情況非常敏感,調查仍在進行中。在此期間,我認為礦山幾乎不可能重啟。」
中國海關8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7月,進口銅礦砂及其精礦年增18%至256萬噸,1-7月進口量年增8%至1,731萬噸,相比2024全年進口量年增2.1%至2,811萬噸,連續第4年創下歷史新高。中國是最大的銅消費國,銅礦進口量佔全球貿易量的60%以上。
2025年7月,中國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年增9.6%至48萬噸,1-7月進口量年減2.6%至311.3萬噸,相比2024全年進口量年增3.4%至568.4萬噸。中國銅進口量歷史高點為2020年的668萬噸。德國商業銀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師阮秋蘭指出,中國的貿易數據顯示其對銅的強勁需求仍在持續。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發布的全球銅礦與精煉銅市場展望(2025–2026)報告表示,全球精煉銅產量預計在2025年增長2.9%,2026年增長1.5%。2025年全球精煉銅消費增長預估為2.4%,達到2,800萬噸。2026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預估將達到2,852萬噸。全球精煉銅市場供需預計2025年過剩28.9萬噸,2026年過剩20.9萬噸。
7月份,中國出口未鍛軋鋁及鋁材年減7.8%至54.2萬噸,1-7月出口量年減8%至346.2萬噸,相比2024全年出口量年增17.4%至666.5萬噸。
7月份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1.046億噸,1-7月份進口量年減2.3%至6.96億噸,相比2024全年進口量年增4.9%至12.365億噸,連續第二年創下歷史新高。分析師指出,去年鐵礦砂進口增長的一個原因可能是鋼廠更傾向於採用低品位的廉價鐵礦砂以控制成本,但比起高品位的鐵礦砂,同樣生產一噸鋼需要用到更多的低品位鐵礦砂。
澳洲工業部報告預估,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可能開始下滑,因預期鋼鐵產量下滑的影響,近年來中國人口下降和城市人口成長放緩也導致新建住宅和基礎設施相關建設的需求出現結構性下降。至2029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預估降至10.5億噸,2024-2029年期間預估將複合年均減少1.7%。
中國7月原油進口量年增11.5%至4,720萬噸(1,116萬桶/日),1-7月原油進口量年增2.8%至3.26億噸。中國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國,2024全年進口量年減1.9%至5.534億噸(1,108萬桶/日)。
中國7月黃豆進口量年增18%至1,166.6萬噸,連續3個月突破千萬噸,1-7月進口量年增4.6%至6,103.5萬噸。中國是最大的黃豆進口國,2024全年進口量年增6.5%至1.05億噸,創下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