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01 06:33:56 黃文章 發佈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0月原油期貨8月29日收盤下跌0.59美元或0.9%至每桶64.01美元,因擔憂美國需求走弱,以及OPEC+供應增加的影響;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下跌0.5美元或0.7%至每桶68.12美元。兩者上週均上漲0.6%,8月份分別下跌7.6%與6.1%。
PVM Oil Associates分析師塔馬斯·瓦爾加(Tamas Varga)表示:「市場的普遍觀點是美國不會立刻實施對俄羅斯原油的制裁,而印度將無視美國的制裁威脅,繼續以大幅折扣價格購買俄羅斯原油。」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三將來自印度的進口關稅加倍至最高50%,並要求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8月29日報告顯示,截至8月26日,資金管理機構(主要為避險基金)以及其他大額交易人所持有的紐約原油期貨投機淨多單較前週減少9%至109,472口。
美國能源部8月28日公佈的每週天然氣庫存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較前週增加180億立方英尺至3.217兆立方英尺;相比過去五年的同期平均值為增加380億立方英尺,去年同期為增加350億立方英尺,分析師的預估為增加250億立方英尺。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較去年同期減少3%,較過去五年同期平均值增加5%。
報告表示,過去一週,美國亨利港天然氣現貨價格上漲7美分,從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2.81美元上漲至2.88美元。2025年10月NYMEX天然氣合約價格上漲4美分至2.886美元/MMBtu,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的12個月平均期貨價格上漲3美分至3.622美元/MMBtu。亨利港是位於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灣沿岸的中央交割地點,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用作期貨的定價參考。
根據標普全球普氏的數據,8月21日至8月27日的一週期間,美國天然氣日均供應量較前週持平為1,127億立方英尺/日,天然氣產量較前週增加0.3%或3億立方英尺/日,至1,078億立方英尺/日。來自加拿大的天然氣淨進口量較前週減少5.3%或3億立方英尺/日,對墨西哥的管道天然氣出口較前週減少1.3%或1億立方英尺/日。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港量較前週增加9億立方英尺/日至164億立方英尺/日。
8月21日至8月27日當週,美國天然氣日消費量較前週減少5.8%至719億立方英尺。其中發電部門的天然氣日消費量較前週減少10.4%至410億立方英尺,工業消費量較前週增加1.4%至221億立方英尺,商業/住宅的天然氣消費量較前週增加0.2%至88億立方英尺。
美國能源部報告表示,美國天然氣出口,特別是液化天然氣的出口,是推動美國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天然氣總需求由住宅、商業、工業和電力部門的國內消費,以及以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形式的天然氣出口構成。預計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將在2024年達到平均每日121億立方英尺,2025年將達到每日138億立方英尺,2025年國內天然氣消費預估將年減約10億立方英尺/日。
美國今年迄今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已創新高,較2024年同期增長超過20%,鞏固了美國作為全球最大超低溫燃料供應國的地位。根據商品情報公司Kpler的數據,2025年前8個月,美國LNG出口總量較2024年同期增長22%或1240萬噸,達到歷史新高的6900萬噸。
歐洲佔美國出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次為亞洲。前三大市場分別是荷蘭、法國和西班牙,合計佔今年迄今美國LNG出口量的28%。自2022年俄烏戰爭以來,歐洲佔美國LNG出口的一半以上,今年歐洲風電與水電發電量下降,也支持了天然氣的使用,同時一些歐洲國家增加了美國LNG進口,以減少與美國的貿易逆差,特別是在川普總統重返白宮後。
總體而言,2025年1月至8月歐洲進口的美國LNG較2024年前八個月增長61%。亞洲天然氣使用下降,加上美國對歐洲的強勁LNG銷售,推動美國在全球LNG出口市場的份額今年迄今達到創紀錄的24.5%,而2024年為21%。
路透社報導,美國最大石油生產商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8月28日在年度展望中表示,到2050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比去年水平增加逾20%,主要因其取代煤炭為工業供電,並滿足開發中國家更高的用電需求。
報告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後趨於平穩,但至2050年仍將維持在每日1億桶以上,與其先前的預測一致。石油與天然氣在25年後將佔全球能源組合的55%,較2024年下降1個百分點。埃克森美孚提出增長計劃,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將產量提升18%。
埃克森美孚經濟、能源與戰略規劃總監克里斯·伯德索爾(Chris Birdsall)在簡報會上表示,工業部門將推動天然氣需求的增加,因其逐步取代煤炭。他指出:「這是為工業提供所需電力的極佳方式,同時也能降低煤炭帶來的部分排放挑戰。」
報告認為,雖然總體原油需求預計將保持穩定,但隨著電動車普及,長期汽油需求將下降25%;而蒸餾油需求(如柴油、航空燃料)將因商業運輸與航空業而保持強勁。伯德索爾指出,煉油廠需隨時間調整以適應能源需求結構的變化。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