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25 10:00:18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礦業週刊(Mining Weekly)2月24日報導,由於鋰與鎳等關鍵電池金屬價格持續低迷,短期內無法獲得緩解,導致礦商面臨嚴峻挑戰,可能掀起新一輪的成本削減與產業整併潮。自2022年以來,鋰價已暴跌超過80%,而鎳價自2023年初以來也已經腰斬。
澳洲三大鋰礦公司——PLS(前身為Pilbara Minerals)、IGO與Mineral Resources——均公布六年來最嚴重的上半財年虧損,且未向股東發放股息。鎳礦商Nickel Industries全年虧損達1.69億美元,儘管該公司在印尼擁有低成本礦場,而South32則宣布正在考慮出售其位於哥倫比亞的鎳業項目。
伍德·麥肯齊(Wood Mackenzie)分析師詹姆斯·懷特塞德(James Whiteside)指出,由於市場供應過剩,鎳與鋰市場預計將持續低迷,至少到2030年以前都難以平衡供需,許多生產商都在燒錢,因此任何非必要的支出都將被削減。巴倫喬伊市場(Barrenjoey Markets)分析師理查德·奈茨(Richard Knights)也表示,鋰與鎳價格暴跌後,礦商都在盡可能削減成本。
鋰價暴跌的主要原因是電動車需求減弱,且礦商自2022年以來大幅提高產量,導致市場供應過剩。過去一年,多家鋰礦商已減產、關閉礦場,並暫停擴張投資。印尼的鎳業繁榮則是在短短兩年內徹底改變全球市場,令西方鎳礦商陷入困境。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已於2024年10月關閉其Nickel West鎳業務。
隨著電池金屬價格低迷,市場估值下滑,企業併購活動可能升溫。懷特塞德表示,通常在價格穩定時,併購活動會增加。目前市場低估,買礦比自己開發新的鎳礦更划算,這可能為企業提供併購機會。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上週(2月18日)甫宣布,將於6月前完成其鉑金業務的拆分,並以最高5億美元現金價格出售其位於巴西的鎳業務,以加快公司向銅業務轉型的步伐。英美資源與MMG新加坡資源公司達成出售鎳業務的協議,MMG新加坡資源是中國五礦資源(MMG Limited)的全資子公司。
分析師指出,英美資源將其巴西鎳業務出售給中國五礦,這筆交易對雙方而言是雙贏,但這對試圖擺脫中國供應鏈控制的西方國家而言,並非好消息。中國企業已經控制了印尼約75%的鎳精煉產能,而隨著其他西方礦商因價格低迷而考慮出售資產,中國在全球鎳市場的主導地位可能進一步增強。
MMG認為,目前的鎳供應過剩狀況不會持續到2030年,屆時全球不鏽鋼產業的穩定增長以及電池產業對鎳需求的快速上升,將帶來新的供應缺口。透過收購英美資源的巴西資產,MMG將成為印尼以外最大的鎳生產商之一。此外,雖然目前該資產主要生產鎳鐵,但未來仍可轉型生產電池材料,進一步增強中國在新能源金屬領域的影響力。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