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時尚業綠色轉型卡關:自願性合作難見成效
丹麥時尚業綠色轉型卡關:自願性合作難見成效
根據丹麥財經媒體6月24日報導,丹麥環境部於 2022 年與丹麥商總 (Dansk Erhverv), 生活風格與設計集群 (Lifestyle & Design Cluster) 和 丹麥商業發展局 (Danmarks Erhvervsfremmebestyrelse) 攜手與47 家丹麥時尚與紡織企業合作,共同發起的 “自願性紡織產業合作” 該合作組織最新報告指出,儘管受訪公司普遍表示正積極朝循環經濟發展,但實際成效不彰。這種落差不僅體現在生產過程中回收材料的低使用率,也清楚反映在商品轉售的微薄營利佔比上 ,丹麥時尚與紡織產業的永續轉型進展緩慢。
回收材料在產品中平均僅佔 9%,距離丹麥時尚產業 2030 年三個永續發展目標實現至少 40% 的再生材料含量目標, 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此外,除了紅十字會等以二手業務為主的組織外,「轉售」(二手銷售)在大多數企業營收中佔比極低。
許多企業,例如 Mini A Ture 和 Bestseller,在使用回收材料時面臨兩大難題:品質問題往往無法達到標準(例如十年保固),而且成本高昂,供應量也有限。推廣二手商品方面 , H&M 去年再販僅佔銷售額的 0.6%,而 Mini A Ture 的 3.5% 雖然較高,但該部門仍未獲利,需要投入大量的行銷和市場教育成本, 顯示商品轉售的微薄銷售額。
前環境部長 Lea Wermelin 強調,單靠自願合作已不足夠,必須採取更積極的立法行動,並呼籲丹麥政府與歐盟應制定強制性規範,並限制像 Shein 和 Temu 這類超快時尚零售商進入歐洲市場,以避免其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