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包裹暴增,比利時海關承受巨大壓力
比利時海關面臨電子商務包裹海嘯
比利時海關正承受巨大壓力,主因為電子商務包裹數量之暴增。列日機場(Liège-Bierset Airport)已躍升為歐洲第5大貨運機場,其包裹數量從2023年近4億件,激增至2024年之10億件,預計2025年將達到14億件,大多數包裹入境後即轉運至法國或德國。
海關人力不足
儘管有80名官員駐守列日機場負責實體貨物檢查,然面對每日約380萬件包裹,海關人力嚴重不足,僅能檢查所有入境貨物之0.006%。在經檢查之包裹中,高達40%涉嫌違規,包含仿冒品、傾銷、不實標示或危險產品等。比利時海關行政總署署長Kristian Vanderwaeren引述歐盟檢察署(European Public Prosecutors Office)說法,表示此類進口商品之幕後主使為中國及義大利犯罪集團。
V署長認為,若所有包裹皆能通過海關掃描儀,並加強海關與電子商務平臺及供應商間之資料交換,將有助於提升物流鏈之數位可見度,從源頭解決大部分問題。
其他艱鉅任務與挑戰
除了電子商務,比利時海關亦肩負多重任務,其中一項即為「毒品戰爭」,安特衛普港於2023年查獲之古柯鹼數量創下120公噸之世界紀錄。此外,對俄羅斯之制裁亦占用大量人力,然海關難以有效應對俄羅斯經由其他國家(如土耳其)規避制裁之貿易行為。
國際政治亦帶來額外挑戰。美國貿易戰對海關營運影響不大,但對比利時企業出口造成衝擊。英國脫歐對貿易之干擾依舊持續,其延宕架設海關數位平台對中小型企業造成額外負擔。未來海關還需應對可能對以色列占領區製造產品之抵制,以及執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及禁止強迫勞動產品等新法規。(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